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推进自主创新的重大举措。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山大学在“两部一省”联合推动产学研工作的总体部署下,围绕着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转型的重大战略,坚持“国家需求,国家任务,国际水平”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人才与科研优势,不断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根据地方产业创新需求及时调整学科设置,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高校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的无缝对接。 一、积极推动学校科技管理机制与产学研结合工作的“主动对接”
为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山大学创新科技管理机制,针对应用研究与产学研合作,首先从评价体系入手,特别提出以企业对项目的研发投入、专利技术的转化、科技服务的社会效益作为评价应用研究的重要指标,并给予应用研究在管理经费方面的“国民待遇”。
其次,学校突破传统的科研用人机制,专门设立了200名专职科研编制,免于教学和论文的考核,重点支持应用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学校提出“零转让”概念,即强调保障发明者的利益,强调成果转化而产生的社会效益,而不看重转让为学校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学校还实行“两个三七开”的利益分配模式,即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中,发明团队可获得70%的利益分配,第一发明者又可分享其中的70%,大大激发了从事应用研究团队的科研潜力和积极性。
为了打造应用技术研究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中山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从学校层面整合若干个应用技术研究团队,从评价体系、人事、科研管理模式等各方面给予“科研特区”的优惠政策。通过这种模式,激发起从事应用研究团队的科研潜力和动力,打造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应用技术研究领域。
二、积极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主动对接”
在学科调整方面,学校每一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格局的调整,都以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为基础,以支持国家尤其是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为目的。例如,学校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合作,共建“中山大学海洋学院”,为国家特别是广东省海洋事业的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支撑广东建设“海洋大省”。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合作,共建“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目的正在于在民用核能领域建立一所高水平教育和科研机构,培养民用核能领域的高资质工程师,为我国尤其是广东核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此外,学校还根据广东产业发展的亟需重点加强了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等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下一步,学校还将继续紧紧围绕国家和广东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发展微电子、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实现学科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主动对接。
三、积极推动学校优势学科与地市支柱产业的“主动对接”
为推动校市全面合作,学校提出“一市一院一人”的做法,即根据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各地级市产业发展的需求,1个应用学科优势资源对接1个地级市,做到重点突出、方向明确,同时,派出1名科技人员到该市挂职,参与协调、推动市校合作的各项具体工作。例如,与深圳市的合作,学校明确围绕电子信息领域展开重点的科技合作,并重点整合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优势力量对接深圳的产业需求。与珠海市的合作,则主要围绕海洋领域,就重点在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海洋资源利用等方面整合力量。在明确了市校合作的重点领域后,学校对口学科将委派1名科技人员到地市相关职能部门挂职,全力推动市校合作。例如,在惠州市,明确了在精细化工领域作为主要合作方向后,化工学院便委派一名教授前往惠州大亚湾开发区挂职副主任,参与协调、推动市校合作的具体工作。
这种“一市一院一人”的市校合作模式,一方面将学校最优势的学科、科技资源与广东各地市最迫切的发展需求对接起来,做到重点突出、方向明确;另一方面,通过挂职干部的沟通、协调,市校双方建立起了一种有效的工作机制,将对推动市校合作的顺利进行产生积极的作用。
目前,学校已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东莞、惠州、湛江、潮州、清远等10个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
四、积极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发展的“主动对接”
学校以先进技术研究院为载体,围绕广东支柱产业的需求,尤其是产业发展中所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重点整合、推动学校在平板显示技术、半导体照明技术、数字家庭技术、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疾病诊疗技术、环保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应用技术研究领域。
为配合广东各地市产业错位发展的需求,学校还根据各地市主要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产业一基地一平台”的做法,即由学校内1个国家级或省部级应用型科研基地对接1个产业或龙头企业,并与相关的地级市共建技术研究院,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学校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中试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例如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以“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上游技术支撑,重点研发LED下游封装、集成技术、实现中试应用。这样的一种模式,将“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到“技术中试应用”、再到“规模化生产的产品”的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链条完全打通,将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与区域支柱产业的需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学校技术成果的转化。目前,学校已建成8个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