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旧版新闻网 >> 高校动态 >> 正文
高校动态

西南大学积极推进“同心工程” 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1-10-13 16:51:27      作者:西南大学   发稿排行榜 

西南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统战部以“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为宗旨的同心工程要求,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加强统战文化及理论研究,狠抓队伍教育培养,把学校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热情和智慧凝聚到与学校党委同心共促发展的大局中来。 一、发挥人才科技优势,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西南大学把发展作为践行“同心”思想的第一要务,发挥高校统一战线生力军、资源库的优势,通过科技支农、咨询服务、决策建议等,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实事、干好事、献良策。一是科技支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学校党外专家长年深入武陵山区的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通过“校地合作、项目挂钩”的方式助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发展,创造了《光明日报》赞誉的“科技扶贫‘石柱模式’”;科学规划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金银花产业发展,组建专家团队推广金银花种植技术,进行技术研发,延长产业链,帮助秀山经济从资源开采逐步向以中药材生产、加工为主转型,使秀山一跃成为西部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二是建言献策服务政府科学决策。统一战线成员发挥专长,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重庆九三市委副主委刘云艳教授《关于解决城市流动幼儿学前教育难的建议》成为今年市政协一号提案,无党派人士徐晓玉教授《关于规避重庆市金银花产业潜在风险的建议》引起重庆市人大、市政府参事室和市农委高度重视,重庆民建会员刘耘教授牵头撰写的《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户万元增收对策研究》在重庆市党外人士参政议政调研成果汇报会上受到一致好评。三是智力支教推动区县基础教育发展。学校统战成员通过捐资助学、义务支教、教育培训等方式推动库区教育发展。重庆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参事宋乃庆教授等深入山区甘当助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志愿者,向忠县等地的3所农村小学各捐资1万元。在“同心行动”中,党外专家为潼南300多位数学教师进行“折纸与数学”专题讲座,向他们传授新的科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四是多种方式直接帮扶困难群众。通过“创先争优”、“三进三同”、“结穷亲”等活动,学校统战成员直接帮扶困难群众。在“穷亲”家中,党外专家指导科学喂养家畜,种植大棚蔬菜,帮助农民增收。民革成员为偏岩古镇阅览室捐赠书籍,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学校统战成员与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结对子,开展关怀慰问活动,今年来累计达千余人次。

二、加强统战文化及理论研究,增强与党同心的精神纽带

学校发挥人文社会学科优势,把繁荣统战文化及理论研究作为与党同心的精神纽带,深化对“同心“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一是积极开展重庆统战历史文化研究。依托历史文化学院、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单位开展统战历史研究,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学校专家积极参与制定《重庆统战文化研究与建设规划纲要(2011—2015)》。二是大力开展重庆统战历史文化教育。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开馆后,学校多次组织统战成员前往参观学习,把历史教育与“同心”思想学习结合起来。学校将双月座谈会与统一战线历史教育结合,举行“重庆统战历史文化及其资源价值”报告会,使民主党派骨干从理论上把对统战历史的认识转化为对“同心”思想的认同。三是注意加强统战理论研究。学校注意发挥高校理论研究的优势,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多次参与重庆市委统战部及各系统有关统战理论研究活动,学校《宗教管理社会化问题研究》、《加快重庆民营企业“走出去”对策研究》、《提高党外人士培训质量对策研究》等三项课题成功中标市委统战部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课题。

三、狠抓队伍教育培养,确保统战同心事业的人才保障

学校着眼“同心”事业发展的人才保障,狠抓与党同心的统一战线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及时开展“同心”思想学习教育。学校构建了完整的学习教育体系,即以组织生活会、学习会为主的基础学习平台,以双月座谈会、主副委联席会为主的专题学习平台,以学校社会主义学院为系统学习平台。2011年举办了“重温历史 同心同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训班,承办了重庆市区县政府部门党外干部培训班。二是在“同心”实践活动中锻炼人才。学校以各项学习活动促进对“同心”思想的理解,构建“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学习教育平台。通过举行“忆峥嵘岁月,展统战风采”统战知识竞赛促使广大统战成员明统战历史,学统战知识,强统战感情。学校党委统战部有意识地选派培养对象参与各种“同心”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助推发展、服务民生中受教育、长才干、经检验。学校还积极推荐多名党外干部到渝北区、市高院等实践锻炼基地参加挂职锻炼。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西南交通大学多项措施加强大学生党员主旋律教育 下一条:中山大学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