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大学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生物农药、病虫害防治、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基因工程、畜禽育种、森林培育、生物质能源等研究领域积极开展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为服务贵州“三农”和推动贵州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有力提升了学校原创性科学研究能力。 一、以学科发展推动学校农林科技创新
自2004年以来,学校重视农业学科发展,整合资源,组建团队,搭建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农业科技创新。近两年,学校承担了农业类国家支撑计划2项,占贵州省获农业类国家支撑计划的66.6%,获得了国家生物转基因重大专项2项,培养了50%以上贵州省农林生物学科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贵州省农科类的全部7名核心专家。
在学科发展方面,学校农药学科近三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和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获专利授权7项。先后实现了贵州省博士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创新团队等多个零的突破。林学学科连续主持完成了国家和贵州省5个五年科技攻关课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生物学科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科技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达1700余万元。申请专利4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畜牧学科承担了贵州省地方猪育种和品种改良技术开发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贵州地方猪种质测定》等研究课题。动物学学科围绕蜱螨学与节肢动物进化、昆虫系统学及资源昆虫学、动物生态与害虫治理开展深入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
在2010年初西南大旱灾害中,贵州大学农学院、林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先后奔赴全省9个地州市59个市县,深入田间地头,就农作物抗旱技术、节水灌溉、旱季牲畜疾病防治、蓄水找水等为当地农户开展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最大限度地为受旱农户减少损失,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二、以“四促进”推动贵州“三农”工作发展
实施科技兴村,促进农村科技服务水平提升。学校选派100名青年博士、专家到贵州农村开展“科技兴村行动”,首批选派了30名青年博士、专家,对贵州30个县的30个村进行长期定点科技和产业发展帮扶。通过广大青年教师深入农村第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实现企业、专家、农民和土地的有机结合,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农民组合”的开发机制,探索“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的新路子,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涉及500余农户,产生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加大应用技术研究,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为防止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病近年在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大暴发,学校重点针对以当前农业生产中成灾重、防控难度大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和传媒害虫,创制和筛选绿色、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农药,进行以新农药为主体的田间应用技术研究,总结绿色防控技术方法,做好重大病害的防治和示范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实际效益。学校还围绕贵州喀斯特山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构筑现代高效育种、栽培技术体系,取得山区玉米育种理论与新品种选育,小麦远缘杂交研究与新品种选育、粮食高产技术集成等一批标志性的成果,近年选育出玉米、小麦、水稻等新品种6个,获得国家科技部、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农业厅专项资金支持,累计推广面积300余万亩。2009年贵州大学承担“贵州西片区粮食(水稻、玉米)高产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水稻示范22万多亩,多点验收加权平均亩产超过了850kg/亩;玉米示范近100万亩,多点验收加权平均亩产超过了800kg/亩,有4个县刷新了当地玉米历史最高产量记录。
开展校地合作,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成立贵州大学烟草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承担在研项目13项,在研经费1443万元,推动了全省烟草的发展。其中毕节地区“红花大金元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自2008年开始实施以来,共种植红花大金元28648亩,总产值达45999万元。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依托喀斯特山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发展民族药业。主要在贵州地道药材的野生变家种,GAP种植,种子种苗的繁育,药效成份及技术生产标准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和生产示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亿多元。
发展高原山地畜牧业,促进健康养殖。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作,开展地方猪品种改良、地方牛羊品种改良及胚胎工程研究应用、动物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饲料饲草开发利用、贵州香猪特色养殖与杂交改良、绿色猪肉生产及其产业化示范等研究,对贵州省9个地州市养猪场新近发生或重新发生的猪传染病进行了12000余份血清样本或组织病料样本的血清学检测与病原学诊断,先后净化了猪萎缩性鼻炎、有效控制猪细小病毒病和猪蓝耳病。同时做好送绿色养殖技术下乡工作,培训带动农户1000人次,发展特色产业,创养殖户和企业品牌,建立畜禽健康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