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2015-04-24
http://news.163.com/15/0424/05/ANUN449N00014AED.html
记者/赵琦玉 实习生/韦娟明 通讯员/唐明勇 胡波
为庆祝孙中山、廖仲恺这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亲密战友逝世90周年,23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与中山社科联、惠州社科联联合主办“孙中山廖仲恺与近代中国”理论研讨会。
研讨会分别在广州、孙中山故乡翠亨村、廖仲恺故乡惠州仲恺高新区三地召开,来自北京、上海、长沙、广州共70多位学者教授与孙中山、廖仲恺亲属后裔共聚一堂。
研讨会期间,三地还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与中山市和惠州市人民政府合作签约仪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史事图片联展、学术研讨会、理论座谈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建校88周年庆祝活动、敬献花圈、翠亨新区参访等,系列纪念活动共吸引上千人次参与。
“从大来讲,是对辛亥革命精神的发扬和传承。从小来讲,是对廖仲恺个人的一种缅怀。”到学校参加纪念活动的廖仲恺嫡孙廖淳认为,现今国内单独研究孙中山、廖仲恺的学者较多,而把两位伟人放在一起,同时放在近代中国特定历史背景下来思考非常有价值。
小对话
南方日报:今年是爷爷逝世90周年,回到他当年革命大本营,会不会特别感慨?
廖淳:我1979年回来过。这几年只要有和爷爷、奶奶相关的纪念活动,我基本都会参加。看了今天的图片展,感觉有些尘封很久的记忆被打开了。
南方日报:前不久,《家风是什么》专题新闻节目热播。您的家风是什么样子的?
廖淳:我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出八个字:“谦卑,忍让,奉献,牺牲”。虽然这并不能百分之百代表廖家家风,但我会把这八个字的家风传承下去。我对子女的教育在传承上是有要求的,我希望他们对他们的爷爷,曾祖父、曾祖母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南方日报:感觉这样的感悟,和您父亲廖承志先生也有很大关系。
廖淳:上世纪70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学录取我,我很想去。当时高干子弟出国留学成风,可是父亲不让我去,让我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不要跟风,知识什么地方都可以学。父亲的决定影响了我大学的选择。
南方日报:现在很多孩子也会选择出国。您现在的态度还和父亲当年一样吗?
廖淳:廖家的子孙有一半在国内一半在海外。现在的孩子出国,我是非常支持的,只要他们学成以后回国就行,中国人应该落叶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