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数字校报 >> 正文
数字校报

五年建设显成效 仲恺白云展新颜(二)

发布时间:2016-01-04 17:21:57      作者:谭慧影 林政 李嘉美 杨舒媚   发稿排行榜 

出行:979不再是独木桥

对最早进驻白云校区的10级学生来说,979路公交车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979路公交的开设,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年白云校区学生出行难的问题。今年校区调整后,学校和广州市第二巴士运输有限公司协商,增加979路公交车班数,缩短发车时间,并增设“人和——仲恺”专线,白云校区学生可以一站到人和。今年9月,“如约巴士”入驻仲恺,仲园学子实现一站到体育西或天河客运站。此外,“仲有车”、“ 广东中旅”等包车团队的兴起也让979不再是白云校区出行的独木桥,学生们出行有了更多选择。

另外,根据2020年广州市地铁规划图,广州地铁将增设14号线,该线路可直达钟落潭镇。届时,广州地铁不再是仲园学子遥远的期盼。

精神面貌 越发向上

同学们进驻白云校区五年来,学校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的建设也非常重视。随着白云校区实验室、运动场地的渐渐完善,学生活动场地增多,学生精神面貌越发积极向上。伴随着院系调整,同专业学生“四代同堂”,白云校区的精神面貌更是喜人。

四代同堂 学习有“情”

2015年上半年,学校公布院系调整的正式文件,城市建设学院,机电学院,计算科学学院等院系将常驻白云,大三大四学生不再回迁海珠校区。

院系常驻白云校区,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白云校区人气更旺了,学习氛围更浓厚了。一到下课时间,校道上人流攒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曾宪梓楼研究生备考课室、自修室,时常座无虚席,他们是沉浸在知识海洋的仲园求知者,是仲园蓬勃发展的希望。

如森林中大树为小树遮阴那样,在仲恺,师兄师姐就是师弟师妹的“大树”。每年都有“新老生经验分享会”、“优秀毕业生分享会”等活动举行,便于新生向老生学习经验。而大三、大四学子留在白云校区,让各级学生交流更加方便,四代同堂,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师生同乐 活动有“爱”

时光回溯到2010年,整个白云校区都是10级新生。一个专业,少则2个班,多则4个班,人数不多。在外出还得步行两公里到广从路口搭车的交通环境下,活动场所受限。一位08级的师兄回忆道,远在海珠的助班师兄师姐常利用课余时间,搭车赶回白云校区给新生们举办各种活动。而活动经费,大都是师兄师姐自己“掏腰包”。

2015年院系调整后,专业学生得以“四代同堂”,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更有“爱”。新学期部门第一次见面会,你可能会遇到这个有趣场景:一位15级新生,在颇有兴致地询问12级的师兄师姐一些有趣的问题。院系常驻白云,也让师生有更多机会一起组织策划课余活动。9月份新生入学当天,各学院领导、老师从海珠赶过来,和14级学生共同迎接了15级“小鲜肉”。参加今年迎新的14级学生小张笑着说:"虽然白云校区每年都迎新,但今年,有了一种家长带着哥哥姐姐接弟弟妹妹回家的感觉。"

协会增多 百“团”争鸣

经过5年摸索,白云校区各大社团度过了“一切从零开始”的寒冰期,迎来“百‘团’争鸣”的发展期,各类兴趣协会逐年增多。从校级组织到社团联合会下属各协会,在学习海珠校区运营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在摸索着属于白云的“社团发展之路”。

从2010年社团招新的“海珠师姐来白云”到2015年社团招新的“百团大战面对面”,白云校区各大社团,每一年,都在进步。在今年10月10日,白云校区学生公寓5——6楼下进行的“百团招新”大战上,共56个社团参与招新。16个社团代表依次上台展示各自社团风采,如跆拳道协会的“跆风来袭”、魔术协会的“雪花天上来”、顽石音乐协会的“乐器大合奏”,16个节目,异彩纷呈。精彩节目的背后,也映衬出各大社团为招新作出的努力以及协会在发展的契机。各项活动的宣传方式也在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日渐丰富起来。“微信朋友圈”,“扫二维码得大奖”等新兴宣传媒介不断发展。

文化底蕴 不断增强

在白云校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仲园历史文化建设也在加强。通过建筑景观、人文景观、学生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一步步积累白云校区的文化底蕴。

五年来,白云校区里陆续举办“廖何故事展”、“双清书画展”、“仲园历史展暨艺城风采展”等多场图片展览活动。其中,连办五届的“仲园历史展暨艺城风采展”活动,在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展出仲园历史图片的同时,也让学生从获悉仲园杰出人士的事迹中,亲近仲园历史文化。另外,以迎接新生为主题的“白云之夜”于2013年开始盛大上演;“唱响白云”让各院系合唱团轮番上台上演一场仲园的音乐盛宴。

在白云校区现有的建筑景观里,“三桥两路”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味,两路名为“仲恺路”和“香凝路”,即教学楼和学生公寓1——6栋旁的校道,以纪念廖仲恺先生和何香凝先生两位伟大的先辈。而“三桥”,分别为“中山桥”、“澳门桥”和“惠州桥”,用以连接仲恺河两岸。抗战期间,我校曾多次搬迁,先后落址于中山、澳门、惠州三地,“三桥”命名由此而来。

展望白云明天

目前,还有两大工程正在建设中:综合教学楼D栋,建筑面积为21800多平方米,层数为8层,建成后以教室为主,配备一间学术报告厅和一间阶梯教室,计划工期为240多天;学生公寓G2、G3栋,约14400平方米,层数均为10层,可容纳2000多人入住,计划工期为270天。这两项工程预计明年9月投入使用。

一河两岸,山水相依;文化传承,协同发展。据整白云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白云校区将建成以教学楼和实验楼为主,配备图书馆、会堂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风雨操场、体育用房、国际交流中心、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师住宅、教师活动中心及食堂,其他后勤用房等,共计339478.2平方米。届时,白云校区主校门将直面广从公路,学生走出校门即可搭乘广从快线。

另外,在主校门两侧,将建设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雕像,以纪念廖仲恺先生为革命事业作出的奉献、何香凝女士为仲恺建校作出的努力。此外,还将设置“历史文化名人塑像廊”,“校前区文化纪念广场”等体现学校历史文化的建筑,营造白云的文化氛围,在和海珠校区的文化对接中,逐步建设成主校区的模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陪 伴 下一条:五年建设显成效 仲恺白云展新颜(一)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