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2010年10月白云校区落成以来,白云校区已走过5个年头。随着运动场、学生公寓G1栋,学生饭堂H栋在2015年9月投入使用,白云校区正以它的蓬勃姿态迈入下一个“五年”。本期,让我们从今昔变化中感受白云的成长,展望白云的美好明天。
纵览白云发展
昔日白云 处处艰辛
2010年10月,白云校区迎来第一批新生。开学初期,学生出行需步行两公里到广从路口搭车,交通非常不便。2011年2月,979路公交车开始营运,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善。有老师回忆,白云校区刚建成时,由于实验器材不足,学生只能在寒暑假期间到海珠校区做实验。由于实验室在次年5月才投入使用,10级白云新生部分实验被迫推迟到大二进行,延缓专业学习进程。
最初的那段日子,手机信号较差,打电话要到处搜信号。2011年5月,校园网投入使用,虽然网速在调试期不太稳定,但对白云师生与外界交流方面也提供了便利。另外,生活方面也不方便,当时学校和附近的钟落潭镇都没有建设银行ATM自助取款机,学生只能去市区取款。“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回忆起最初的白云日子,有些同学这样调侃道。
今日白云 焕然一新
经过五年的大力建设,白云校区逐渐成长起来。新宿舍楼、新饭堂、运动场等基础设施陆续落成,综合教学楼D栋也加快建设中,基本满足了新校区学生的食宿、课程学习和课余活动。
近年来,经过多次调整,实验室的利用情况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妥善安置现有器材的同时,还陆续增购了新器材。而图书馆经搬馆、书籍调整,现在藏书量已有约32万册。校园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紫荆花、夹竹桃、黄槐、大叶紫薇、异木棉、樱花、凤凰木等树种纷纷引进,四时花事不断,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细看白云进步
硬件设施 逐步完善
2015年年初,运动场、学生饭堂H栋,学生公寓G1栋先后破土动工,工人昼夜赶工,终于赶在9月开学前完工。3月份,图书馆传来喜讯,多媒体阅览室开放,学习资源更丰富。
运动:足球场成为健身好去处
5年来,白云校区篮球场从6个全场12个篮板增加到13个场26个篮板,足球场完成从沙地到人造草坪的转变,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建成。体育设施的完善,让学生体育运动有更多的选择。运动场的建成后,白云校区在11月份迎来第二十三届田径运动会,各学院体育健儿同场竞技,彰显仲园学子风采。
跑步,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运动。14级的刘同学表示,自己经常跑步,但在塑胶跑道建成前,都是和舍友一起在晚上绕着校道慢跑。由于校道上人多,且有些人骑自行车,常常不能很顺畅地跑。今年暑假得知白云校区塑胶跑道建成的消息后,曾由衷感叹:“终于可以放心地跑步了。”她还激动得专门买了一双跑鞋。
足球场从沙地变成人造草坪后,傍晚在足球场上的踢球的同学越来越多。足球属于比较容易受伤的体育活动。有时,一个铲球就可能造成球员大腿拉伤,跟腱受伤或者膝盖受伤。沙地易打滑,在沙地上进行足球运动更是加大了受伤风险。人工草坪不仅防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球员身体。人工草坪和塑胶跑道的建成,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运动中来。
学习:多媒体阅览室等你来
随着大四学生回迁白云校区,学校在曾宪梓楼5楼划出一间考研课室,专门留给毕业班学生复习备考。安静的课室里,书籍堆积如山,一个个求知者的身影,仿若回到高三那年。对于考研课室的设立,考研学生心生感激,他们觉得:“有专门的课室复习,学习氛围更浓、复习效率更高了。”
此外,考虑到学校有在晚上11点查处晚归的规定,毕业班学生还可申请自习证,课室和实验室对持有自习证的同学开放到晚上12点。园艺园林学院准备考研的小吴说,自习证让他能更安心地“开夜车”。
2012年,图书馆和阅览室迁至实验楼D栋旁的教学楼,面积大幅扩大,藏书量大幅增加,并于同年10月正式开放。2015年3月,配有空调的多媒体阅览室正式开放,成为师生们学习的好去处。点开阅览室里的电脑浏览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主页,丰富的学习资源映入眼帘。“多媒体资料”,有环球英语多媒体资料库、时夕有声读物数据库、百科视频等多家学习网站的站点。从开放至今,不论寒暑,多媒体阅览室里总是座无虚席。
另外,图书馆、阅览室也与时俱进,携手“找本书”、“超星图书馆”等多款APP,便于学生借阅书籍。以“找本书”为例,学生只需在APP中输入图书名称,即可获知该书的存放位置、外借情况。图书馆书架上新增的大号字体“×排×号”标识就是为“找本书”而设。
出行:979不再是独木桥
对最早进驻白云校区的10级学生来说,979路公交车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979路公交的开设,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年白云校区学生出行难的问题。今年校区调整后,学校和广州市第二巴士运输有限公司协商,增加979路公交车班数,缩短发车时间,并增设“人和——仲恺”专线,白云校区学生可以一站到人和。今年9月,“如约巴士”入驻仲恺,仲园学子实现一站到体育西或天河客运站。此外,“仲有车”、“ 广东中旅”等包车团队的兴起也让979不再是白云校区出行的独木桥,学生们出行有了更多选择。
另外,根据2020年广州市地铁规划图,广州地铁将增设14号线,该线路可直达钟落潭镇。届时,广州地铁不再是仲园学子遥远的期盼。
精神面貌 越发向上
同学们进驻白云校区五年来,学校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的建设也非常重视。随着白云校区实验室、运动场地的渐渐完善,学生活动场地增多,学生精神面貌越发积极向上。伴随着院系调整,同专业学生“四代同堂”,白云校区的精神面貌更是喜人。
四代同堂 学习有“情”
2015年上半年,学校公布院系调整的正式文件,城市建设学院,机电学院,计算科学学院等院系将常驻白云,大三大四学生不再回迁海珠校区。
院系常驻白云校区,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白云校区人气更旺了,学习氛围更浓厚了。一到下课时间,校道上人流攒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曾宪梓楼研究生备考课室、自修室,时常座无虚席,他们是沉浸在知识海洋的仲园求知者,是仲园蓬勃发展的希望。
如森林中大树为小树遮阴那样,在仲恺,师兄师姐就是师弟师妹的“大树”。每年都有“新老生经验分享会”、“优秀毕业生分享会”等活动举行,便于新生向老生学习经验。而大三、大四学子留在白云校区,让各级学生交流更加方便,四代同堂,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师生同乐 活动有“爱”
时光回溯到2010年,整个白云校区都是10级新生。一个专业,少则2个班,多则4个班,人数不多。在外出还得步行两公里到广从路口搭车的交通环境下,活动场所受限。一位08级的师兄回忆道,远在海珠的助班师兄师姐常利用课余时间,搭车赶回白云校区给新生们举办各种活动。而活动经费,大都是师兄师姐自己“掏腰包”。
2015年院系调整后,专业学生得以“四代同堂”,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更有“爱”。新学期部门第一次见面会,你可能会遇到这个有趣场景:一位15级新生,在颇有兴致地询问12级的师兄师姐一些有趣的问题。院系常驻白云,也让师生有更多机会一起组织策划课余活动。9月份新生入学当天,各学院领导、老师从海珠赶过来,和14级学生共同迎接了15级“小鲜肉”。参加今年迎新的14级学生小张笑着说:"虽然白云校区每年都迎新,但今年,有了一种家长带着哥哥姐姐接弟弟妹妹回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