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仲恺 >> 正文
媒体仲恺

南方+:如何激活乡村一池春水,他在清远找到了答案

发布时间:2025-11-25 08:30:50      作者:马瑞婕   图片:   发稿排行榜 

田间地头,一个年轻的身影行走在清远佛冈的乡村小道上,用脚步丈量热土,用热忱激活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

2024年8月,叶崇光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村发展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身份,参加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服务满1年后,他选择继续参加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被安排在清远市佛冈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从事志愿服务,在佛冈县翻开人生新篇章。

叶崇光生活照

从校园到乡野,从理论到实践,像叶崇光一样的青年志愿者还有3000人,他们的青春故事正是广东万千青年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生动缩影。

从家乡蝶变到乡村服务的接力

乡村情怀,早已在叶崇光的心中埋下种子。家乡的美丽蝶变深深触动了他。

他的家乡是广州市增城区大埔围村,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里从不起眼的“角落村”变身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一个生态宜居、红色文化丰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正是这样的经历激发了他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

从报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叶崇光就希望尽微薄之力,让更多同样来自农村的孩子能够在乡村土地上共享发展的成果。

在校期间,叶崇光听到了上一届的师姐何金娟参加西部计划广东地方项目,在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挥洒青春汗水、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事迹。

师姐的榜样力量,加上专业学习的熏陶,让叶崇光在修读完在校课程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接力前行,踏上了前往佛冈的志愿服务之旅。

初到迳头,映入叶崇光眼帘的是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这个镶嵌在绿水青山间的小镇,正以乡村治理积分制为钥匙,解锁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叶崇光走访调研乡村治理情况

在走访迳头镇全域开展调研过程中,叶崇光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积分制的看法和感受。

乡村治理积分制是乡村治理的新探索。村里通过将村民的日常行为量化为积分,将环境卫生、遵纪守法、邻里和睦、参与公共事务等方面纳入积分考核体系,并定期公布积分排名,给予相应奖励或激励措施。

在叶崇光走访调研乡村治理积分制运行现状时,不少村民告诉他,积分制不仅让村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大家参与清洁行动、志愿服务的热情,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入户宣传政策、整治人居环境、组织研学活动……叶崇光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他深切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复杂繁琐,也对“三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他看来,“新时代的农业是科技与传统的融合,农村是美丽与希望的田野,农民是勤劳与智慧的化身。”

一场双向的滋养与成长

除了日常的志愿服务,叶崇光还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将学术研究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中。

他带领调研团队深入佛冈县迳头镇,通过镇村干部访谈、村民入户调研,完成了乡村治理积分制的专题研究,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国知网发表了学术论文。

叶崇光对此深感自豪:“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才是青春最美的注脚。”

同时,叶崇光积极推进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协助他的校内导师左喆瑜副教授带领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行6人赴佛冈县5个镇10个村庄开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综合调查”。

叶崇光参加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

团队共收集了244份有效问卷,调查内容涵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农业生产投入产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绿色生产技术应用、数字农业推广等方面,系统摸清了农户生产状况与发展需求。

下一步,课题组将系统分析问卷数据,为佛冈县优化绿色农业政策设计、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提供实证支撑。

在广东的县镇村,像叶崇光这样活跃在基层的年轻人并非个例。近年来,广东累计招募超1万名大学生全过程助力“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这些志愿者覆盖全省91个县(市、区,含功能区),实现粤东粤西粤北“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全覆盖。

今年,在做好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收官工作的基础上,广东共青团联合多部门启动实施广东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每年招募派遣3000名大学生志愿者入县下乡。

与此同时,广东共青团推出“百千万校地通”小程序,打破校地之间的信息壁垒,让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对接。目前,全省共有超1.6万支突击队、超10万名大学生入县下乡常态化开展县镇村定向服务,带动超50万青年深入乡村一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叶崇光分享扎根乡村故事。

叶崇光分享扎根乡村故事。

叶崇光投身乡村建设,乡村也回馈他以成长的养分。

在服务期间,叶崇光对新时代的“三农”有了新的理解——看到了科技与传统的融合,看到了美丽与希望的田野,看到了勤劳与智慧的化身。“这些认识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田间地头的亲身实践。”他说。

叶崇光十分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加入到青年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共同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他的呼唤,正是无数投身乡村建设青年的共同心声。

如今在清远佛冈的乡间,总能看到叶崇光忙碌的身影。他参与的乡村治理积分制已初见成效,村民们的参与热情日益高涨。而他带领团队完成的积分制研究论文,更是他将学术研究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叶崇光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坚信,更多的青年会将个人理想扎根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乡村的广袤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下一条:羊城晚报•羊城派:专家 “传经”+ 政企践行,英德西牛麻竹笋IP激活乡村产业新动能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