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华
“学习悖论”是古希腊有名的悖论之一,其内容是:人们在学习时通常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二是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两种情况下,学习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前者学习没有目标,后者学习没有必要。其实,破解这个悖论并不难,用我国古语中“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的道理就能做到。不过,当前有的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存在与这个悖论内容相似的两种模糊认识和态度,即不知道该学什么,不明了重新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这倒是值得认真分析和破解的。
俗话说:学无止境。即使博学多才如孔子者,也承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学如不及,尤恐失之”。在知识和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当今时代,恐怕更没有人能宣称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已经登峰造极了。一些人之所以缺乏重新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主要是认为凭借自己目前的学识和能力,应付工作游刃有余,再“加码”、“充电”,劳神费力,用处不大。特别是对于一些工作比较繁忙、业务比较具体的人来说,这种想法更有代表性。然而,如果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想法和认识的局限性就显露出来。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工作标准逐步提高、业务范围逐步拓展、职务职称逐步上升,这是人们的一种普遍追求,也是干部成长的一个基本趋势。标准高了、业务广了、职位升了,对人们学识和能力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如果我们的学识和能力还在“原地踏步”、“吃老本”,势必难以适应新的岗位和职责,陷入临渴掘井、捉襟见肘的尴尬之中。只有树立忧患意识、前瞻意识,不断从更广的视野看待自己的工作,不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加强学习、重新学习,才能掌握工作和生活的主动权,把握发展和进步的机遇。
有学习的想法和愿望,但理不出头绪,不知道该学些什么、从哪里下手、用什么方式方法去学习,这也是党员、干部学习中存在的一种有代表性的现象。诚然,在知识不断更新、科技高度发达、分工日益精细、形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学习的内涵无疑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学习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甚至“望洋兴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正常的。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认识阶段,而应将这种“恐慌”和“兴叹”化为冷静、积极的思考,以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和途径。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学习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即提高政治素养、增强思维能力、提升业务水平。其中,政治素养管方向,思维能力管大局,业务水平管基本。围绕这些目的,学习的主要内容就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历史,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不过,这些方面的学习内容同样是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个人无法穷尽,也没有必要穷尽。这就需要我们从自身工作实际和具体要求出发,按照“精当”、“管用”的原则,通过重点论著、重点篇目、重点章节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做好本职工作需要的领导艺术、管理方法、工作技能。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途径,学习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学习的成效就会大大提高。
在现代社会,学习已不再仅仅是个人行为,同时还是社会行为、政党行为、组织行为。因此,激发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不仅需要党员、干部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也需要党组织充分发挥引导、组织、管理、奖惩等功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乃至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等建设才能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