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2010-09-01
在今天召开的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就如何推进广东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做了重要指示,为我省下一阶段的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强国必先强教 兴粤必先兴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兴粤必先兴教。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汪洋指出,优先发展教育,是推动广东科学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不仅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民生事业,更是事关广东发展后劲、核心竞争力的奠基工程,迫切需要加快发展、优先发展。因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迫切要求优先发展教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迫切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实现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迫切要求优先发展教育!
为当前计,为长远谋,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广东科学发展的根本,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优先发展教育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抓教育就是抓未来”的执政理念和发展观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投更多的感情,下更大的功夫,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教育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和“发动机”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省当前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汪洋强调,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要加快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提高劳动力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首先,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主阵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
按照当代国际工业化标准,我省大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这些都凸显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总体上看,我省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还不适应,劳动力素质总体仍然偏低,不能适应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因此,要加快转变我省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迫切需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一大批创新人才。
其次,教育作为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源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动机”。
谁掌握了自主创新,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我省高等学校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科技资源丰富,在打造地区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起着“发动机”作用。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省高等学校的创新资源相对不足,科技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还不够多。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打造更强的创新团队,为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
把广东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省,打造成为我国南方的教育高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和文化形象提升的重要时期。
汪洋强调,广东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各地和各有关部门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全面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围绕“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终身教育全民化、教育合作国际化,到2020年,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与港澳紧密合作,把广东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省,打造成为我国南方的教育高地。
(一)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教育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公益性原则,更加注重教育机会的公平,更加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以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性任务。
一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不仅注重“硬件”的均衡,更要注重“软件”的均衡,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要更加注重做好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要不断扩大外来人员子女免费义务教育范围,保障非户籍子女平等受教育的合法权益;要重视、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要增加财政投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不断推进教育公平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要着力健全和完善“贷、奖、助、补、减、免”的助学体系,努力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二)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要着眼于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长,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做到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三个“不动摇”。一是坚定普及目标不动摇,确保2011年全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二是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动摇。省、市共同努力,加快珠江三角洲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以此为依托,既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又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努力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贯通衔接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广东职教模式”。三是坚持优质发展不动摇。要将高中阶段教育从更加重视规模发展转变到更加重视内涵发展上来,高质量、高水平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二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未来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发展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相互协调。要调整和优化办学层次结构、办学类别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要积极创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形成各类高校错位发展、特色办学的局面;要重视发展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发展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要大力发展工科,稳定提高理科、医科,调整提高人文社科,扶持农科;要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网络,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让广东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对教育的改革者要给予大力的支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
一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强化政府责任与引入市场机制的关系,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
二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由主要管理和服务系统内的教育工作,向管理和服务全社会的教育工作转变;政府要按教育规律管教育,学校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
三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大力促进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实现“四个根本转变”:从重视同一性和规范性向鼓励多样性和创新性转变,从重视指导学生被动适应性学习向鼓励学生主动性学习转变,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从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互动交流、教学相长转变。
(四)加强粤港澳教育合作,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
要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大力加强粤港澳教育合作和国际合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要先行先试,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全方位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建设成为我国南方有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的教育高地。
一要巩固和深化粤港澳教育合作。重点引进2-3所港澳高校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合作办学,共同建设粤港澳合作办学探索区;要创新粤台教育交流合作机制,稳步推进粤台教育交流与学术交流。
二要加强和拓宽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国际合作项目的扶持力度,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重点引进3-5所国外知名大学到珠三角地区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利用政府、高校、社会的各种资源和优势,深入开展汉语和中华文化推广,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境外办学。
三要加强与省外高校的交流和合作办学。要继续深化与国内知名高校产学研合作,加强与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强校建立联合培养的渠道和机制,借助省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培养广东紧缺急需人才。
(五)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当前,我省教育发展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今后,要更加注重处理好教育规模和质量的关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教育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要重视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大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既要言传,更要身教,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孩子。
二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和教师待遇两相当问题。要在今年内彻底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省将加大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力的,要追究责任;要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落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公务员“两相当”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要重视解决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的住房问题,使他们能够“安居乐教”。
三要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要继续加大力度发展师范教育,重视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加强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支持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四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学术大家和教育大家。要通过培养、引进、交流等多种形式,鼓励校长和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育人才队伍。
(六)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在教育上花再多钱都值得,对教育投入不能只算眼前账,而是要算大账、活账、长远账。要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切实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要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到2020年,全省各级财政性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到25%以上。从今年起,各级财政都要逐年提高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一个百分点,力争到2012年达到22%以上,到2015年达到24%左右。今后,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倾斜和扶持;继续实施教育对口帮扶机制,实现教育“先富帮后富”制度化。
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开源,拓宽教育经费的渠道。要建立和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培养成本合理分担机制,规范教育收费。要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要完善捐款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在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要切实加强经费管理,严肃教育财经纪律,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对挪用、截流、挤占、违规使用教育经费的主要责任人,先免职后查处。
党政一把手要做好教育工作的“后勤部长”
今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我国、我省新一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动之年,意义十分重大。
汪洋要求,全省要精心组织实施好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创广东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政府举办教育的责任。
一个成熟的、有远见、有谋略的领导,必然是重视教育的领导。历史上往往把“修路、治水、办学”看作为最重要的德政工程,人们从来不会忘记崇文重教的领导者,从来不会谴责对教育舍得投入的执政者。
党政一把手要做好教育工作的“后勤部长”,他和华华省长要带头做好广东教育的“后勤部长”。他还提出了“四个优先”的教育发展要求,即要坚持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中要优先考虑教育的规划布局,教育用地实行计划单列。对于在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过程中工作不力的党政领导干部,要严肃追究其领导责任。
(二)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教育科学管理。
要加快教育地方立法步伐,重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安全、教育投入等方面的地方立法,制订适应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教育法律法规,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完善教育执法工作体制机制,依靠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加强管理,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以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改革实践,推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我省要加快组建专门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充实教育科研力量,切实把教育改革发展决策工作转到依靠科学研究的轨道上来。
(三)各部门和全社会形成合力,为教育繁荣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教育的发展成果和先进事迹,多为教育鼓与呼,多宣传正面形象,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本、师以爱教为荣的良好局面,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汪洋强调,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要举全省之力办教育,带着感情办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共同谱写广东教育发展新篇章,为全省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