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旧版新闻网 >> 仲恺人物 >> 正文
仲恺人物

农校毕业为“三农” 建功立业稻花香——记1983年植保专业毕业生卜木祥

发布时间:2010-09-07 09:15:02      作者:桃李芬芳——仲恺校友风采录(第一集)   发稿排行榜 

卜木祥 男,梅县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广东省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植保专业,现任梅州市农业局植保土肥科科长,高级工程师。

卜木祥是梅县农民所熟悉的一位植保工作者,他长期扎根山区,深知农业要高产,农民要增收,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大事。于是,他一走向工作岗位,坚持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认真向老同志学习,了解本县作物主要病虫害的消长规律。为了掌握植保第一手材料,他坚持经常深入田间进行调查摸底,观察取证分析。20多年来,不论腊月寒冬,还是夏日炎炎,抑或刮风下雨,他都坚持下乡到田间,与作物打交道,从不叫苦道累。1995年担任梅县植保部门负责人之后,他带领部门全体同志,做到定期深入田间调查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准确预报各种病虫害发生趋势,安排合理防治时间,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制定科学具体、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为了帮助农民解决病虫害防治上的难题,提高防治效果,他深入田间与农民进行广泛交流。每当基层突发病虫害防治发生,他都在第一时间带领同志赶到现场,妥善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受到广大农民的赞誉。

卜木祥长期在基层工作,很了解农民的疾苦,知道农民的艰辛。他的心总是系着农民。在防治指导上,他考虑到要使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又要让农民节约开支,因此,每当制定防治措施时,在药剂配方和施药次数上,都经过反复推敲,拿出科学的防治方案。在农药使用上,每一条药剂配方都是经过认真的试验和筛选,确保农民用药的经济、安全、高效。几年前在杀虫脒禁用之后,防治螟虫药物缺乏,螟虫发生急剧上升,他经过反复试验筛选,确认“三唑磷”、“乐斯本”可用于防治螟虫,并推广应用,迅速把螟虫控制下去。近年来,梅县农业产业进行结构调整,种植水果面积不断扩大,但遇到桔小实蝇发生严重,他得知后,迅速组织人力调查研究,很快制订出“以诱杀为主、结合喷药、清园及套袋”等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桔小实蝇对柚树的危害,稳定了农民情绪,促进了果业的发展。

卜木祥十分重视自身素质提高,注重业务学习,联系生产实际,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梅州市政府的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梅县科技进步奖10多项。几年前他主持完成的“沙田柚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是 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这一课题解决了沙田柚贮藏保鲜保质问题,帮助广大果农减少损失,有效增加收益,真正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还有“桔实瘿蚊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等五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广东农业技术推广二、三等奖,应用这些研究成果,每年可挽回损失3276万元。他在国家、省一、二类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还参与编写南方果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指南一书,已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卜木祥长期以来,坚持做好植保科学常识的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参与市、县科技局、团委、妇联组织的科技咨询、讲课服务;积极做好植保科普工作,参与并举办了全县各类型人员参加的植保技术培训班、、绿色证书班,讲授病虫防治技术及专题讲座等。20多年来,培训学员达10000多人次,不少培训学员现已成为村、镇一级农技骨干,大大充实了基层专业技术推广队伍,也提高了农民科技种田水平和病虫防治技术水平。他还在“广东农民报”、“梅州日报”等发表科普文章300多篇,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做出了贡献。

卜木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受到了山区人民的称赞。为此,党和人民给了他很高的荣誉。自1996年起,他先后被各级政府及部门授予“先进个人”、“先进劳动者”、“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10次,其中2005年、2006年,他分别被国家农业部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授予“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拳拳学子心 浓浓母校情——记1983兽医专业毕业生杜锐钊 下一条:毕生耕耘桃花香——记1983年兽医专业毕业生陈韶冶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