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新校区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很快将投入使用。新校区的硬件,如各种教学设施、学生生活设施等都按照高标准建设,建成后的新校区比老校区更美观、实用。很快,学校也将成为两个校区的多校区大学,一个在老城区,一个在近郊区,两者之间的车程在一小时左右。
作为一所以人名命名的纪念性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校史。学校纪念性特质突出,文化底蕴深厚,新的校区即将投入使用,如何管理多校区是我校将面临的一个重要管理难题。在多校区管理的诸多问题中,有关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中如何传承与创新仲恺精神的问题非常突出。这一问题还可进一步细化:谁来传承(建设主体),如何传承(建设方式、传播方式),如何创新(发展问题),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新校区与老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上的矛盾与问题,做到新老区校园文化建设上的齐头并进,两校区如何在文化建设上达成真正的和谐与统一问题等,这些都是当前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
二、仲恺精神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一)仲恺精神的丰富内涵仍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无论对学校发展与学生培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仲恺精神包括廖仲恺与何香凝两位先生的革命实践与思想。仲恺先生长期追随孙中山先生,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从革命实践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中国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近代民主革命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对于振兴经济,他也有很多重要论述,闪烁着学识智慧的光芒,含有三大思想亮点,反对列强侵略和主张自主图强;为广大民众谋幸福生活,具有国际主义思想的外延。廖仲恺先生有将中国建设成为全球近代化经济大国的思想,而无中国将称霸世界之意,从他的言行中可以看到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在他身上的完美结合。另外其勤政廉洁的风范,工作不避劳怨,不计名利,勤政为民,“午饭到下午二三时才吃”,“每晚回来都在两三点钟”,有时甚至“到四点钟才回家”,这种忘我的工作作风来自于他对中国民主革命救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献身精神,堪称后世楷模。
在廖仲恺遭国民党右派暗杀后,何香凝继续维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决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解放后,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和统一大业奋斗不息,毛泽东称赞她“继承孙先生传统,苦斗不屈,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她把毕生献给了祖国,坚持革命救国建国,全力振兴中华。
廖何精神的丰富精深不是本文的表述重点,本文只是希望表达这样一种观点,廖何精神中的核心价值与思想,其近现代化经济建设思想中的真知灼见,很值得借鉴与发挥;其勤政廉洁之高尚品质可为后世榜样,其“爱国”、“爱民”、“振兴中华”、“理想主义精神”等仍具有浓厚的现实意义,是一个永恒而又常讲常新的时代主题,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振兴中华民族和完成祖国统一等事业,仍需要不断地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因此,廖何遗留给我们堪称为中华民族魂的这种爱国主义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二)整合统领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新校区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但新校区地处城郊,由于生活配套设施不健全,教师一般乘班车赶点上课,常驻人员只有辅导员与部分管理者,学生在课余难有机会与教师接触交流,师生之间无充分互动的条件,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间缺乏沟通与交融,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校园文化中的核心层——精神文化的缺失现象比较严重,这是不利于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客观因素。
不利于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观因素有:青年教师多是我校的一大特点,许多青年教师进校不久,还未在思想上融入学校,不了解仲恺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不了主导作用。教师没有能力对学生进行仲恺精神与文化方面的教育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许多青年教师把自己仅仅限定在“授业”的角色上,认为除了上课,对学生就不应承担其他“额外负担”,对教师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或认识错误在许多新教师,甚至个别老教师身上都存在,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打开两者间存在的隔膜,构建什么样的平台进行沟通,是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作为一所纪念性大学,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有一独特优势,那就是以仲恺精神为统领,构建不同层次的文化学习与交流平台,仲恺精神在交流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光大,实现教师教育与学生不断受熏陶与感染的目的。
(三)传承与创新是光大仲恺精神的必然要求
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文化的传播,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与传播主体经接触交往后,彼此借鉴、吸收、认同并最终融为一体。文化传播可以促进文化增值和积淀,从另一方面来说,文化离开了传播,就要成为被“保护的对象”,是没有生命力的象征,其最终结局就是走向消亡。因此,从光大仲恺精神的角度来说,仲恺精神也离不开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是光大仲恺精神的一次非常好的契机。廖仲恺先生与何香凝先生生前的光辉业绩、深厚思想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应当继承与发扬,但两位先生离当今时代已近一个世纪,在信息纷繁与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他们的声音与思想很容易被一些更易“吸引人眼球”的信息所淹没,他们的思想需要通过一个有效的制度化建设平台来传播,他们的思想需要经过有“智识领导力”的一个机构去宣讲与解读,不回避时代问题,能让学生、教师从中找到解决时代难题的答案,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一个相对空白的起点)上凸显仲恺精神,传承仲恺精神,丰富仲恺精神,是光大仲恺精神的一个难得的契机。
传承与光大仲恺精神是仲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如前所述,仲恺精神具有历时代的意义,具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是超越时代的。仲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突破“小文化”建设——仅局限于校园的文化——才能避免做“盆景”,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校园文化要摆脱展览文化的宿命——仅仅是放在橱窗里,而不能走进校园人的头脑里,校园文化就成为一种口头上非常重要,实际上很不重要,说起来应是行动的纲领,实际上在行动上坚决不坚持的“秀文化”,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而仲恺思想中的“求真务实”精神, “注重实验”的理念、“理想主义精神”、“国际主义思想”等,离不开岭南文化的滋养与孕育,与岭南文化中价值取向层面的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社会心理层面开放融通、择善而从,思维方式层面经验直观、发散整合相契合。仲恺精神是非常富有生命力的,它一旦成为校园文化传播中的核心价值观,无疑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源源不断的向前发展。
三、仲恺精神在新校区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建设主体缺位,校园文化的淡薄
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实则是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程,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一般的答案是学生,因为人们经常能看到的就是学生参与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就认为校园文化就是一种学生“自娱自乐”的文化。这实际上是对校园文化的一种肤浅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固然是为了培育学生,但绝不是它的全部目的,校园文化应是滋养整个校园人的文化,且由于高校的区域文化中心地位,应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引领区域(甚至不限于区域,如重点高校等)文化走向,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应是整个校园人,优秀的校园文化离不开教师在其间的主导作用。
而目前一些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建设主体缺位,校园文化淡薄。新老校区间距离较远,同时新校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生活不便,即便有教职工宿舍也少有教师常住,教师一下课便忙着赶校车,教师仅是校园内的“流动人口”,在新校区教学科研活动机会少,与学生交流机会少,师生之间存在明显情感与心理距离,故而新校区明显缺乏以教师为参与主体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变成了只有部分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秀。且新校区地缘性文化氛围也比较淡漠,导致新校区校园只有漂亮的建筑,而缺少浓厚的文化。
(二)对仲恺精神的误读与误解
仲恺精神在新校区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之二就是:对仲恺精神的误读与误解,由于廖仲恺与何香凝先生都是民主革命的政治人物,年代相对久远,一直是孙中山先生的坚定追随者,没有孙中山先生那样的显著名望,由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特别相对于仲恺这样一所办学悠久的纪念性大学来说,决定了他们对学校的历史了解不可能深刻与全面,于是对校园文化的解读采取了简单符号化的理解,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未参与者就认为这种简单的符号就是仲恺精神的全部,丰富、立体的仲恺精神可能被理解为表层的、扁平的符号化的简单概念,如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仲恺精神就是“爱国”,再也说不出其他内容,新校区校园文化可能因此走向浅薄。
廖何精神及其后来的办学实践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形成了仲恺优良的传统,校训“扶助农工、注重实践”被一代代仲恺人不断继承发扬。传统只有继承得好才是财富,而错误对待就可能是包袱,特别是在高校飞速发展的今天,仲恺农学的特色,与农类专业相对冷门的地位,可能会成为一部分人不愿意面对的现实,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对待历史传统的态度上就可能形成分歧,一些人固守某些专业而不愿创新,认为是坚持仲恺精神,一些人认为就因为坚持仲恺精神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实则都是对仲恺精神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读与误解。
(三)边缘化心态
新校区建设由于后发优势,无论在规划的科学性与基础设施的先进性上,都具有老校区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一旦新校区投入使用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校的发展重心发生转移,新校区欣欣向荣,而老校区出现衰败的迹象,老校区就可能逐步成为整个学校的辅助设施,如利用老校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来举办继续教育等。这样老校区的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另一种情况是新校区建成之后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学校很难实行分流,所以最后不得不硬性地将一些部门设在新校区。久而久之,新校区由于人气不旺而呈现出了荒芜景象。而分在新校区的职工、部门和学生都有一种边缘化心态。
在校园文还建设中出现边缘化心态,很容易导致这样的后果,被边缘地区,校园的主流文化传播不到或不被接受,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盲区”,文化氛围淡薄,且自成亚文化,而被边缘化的小团体“亚文化”则常与主流文化相抵触,消解主流文化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不利于学校发展与建设。
四、对策研究
(一)明确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建设立体化的校园文化
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文化传播就是文化建设,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既包括校园文化的一般传播(如学生、一般教师和周边社区大多属于这一类),也包括校园文化的研究、发掘与创新。作为一所纪念性特质的大学,在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一般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也有其独特性,如历史传统丰厚,为避免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上可能出现的文化缺失与淡薄现象,更好地传承仲恺精神,对校园文化建设就要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其一是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既包括学生、教师,也应包括廖仲恺、何香凝的专门史的研究者。这些不同类型的参与者形成一个庞大的金字塔型的结构,塔尖是专门的研究人员,其间是传播仲恺精神的教师,下面巨大的基座是大学生与社区居民。如此一来,仲恺精神在新校区既有大学生举办的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加以传扬,也有理解比较深透的教师在学生中间的解读与诠释,他们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践行者,更为重要的是,塔尖的研究人员以孜孜不倦的追求,通过研究发现新的知识,是传承仲恺精神的巨大智力支持。
其二要明确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对仲恺精神的传承不能只局限于新校区,甚至不能局限于校园与校园周边的社区。廖仲恺、何香凝是我校的,更是全社会的,对仲恺精神的研究自然不能只局限于仲恺的校园内,所有对仲恺精神的传播都有助于我校对仲恺精神的传承,我校对仲恺精神的研究应融入整个社会对仲恺精神的研究体系之中,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仲恺精神的真正光大。
(二)重视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文化的传播能够促进文化的增值与文化的积淀,那么如何传播才能有效地促进文化的增值与积淀?
一是不能丢弃传统的教育阵地,如课堂、图书馆、橱窗等,把对仲恺精神的教育融入课堂。通过教师教育,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仲恺精神合格的宣讲者;通过硬件建设,把仲恺精神固化为校园内的许多符号,如廖仲恺先生、何香凝先生的雕像,两位先生的题词,事迹展览等,学生能够触手可及,久而久之,就能产生强大的内化作用。
二是注重现代网络媒介,加强新校区仲恺精神的建设。网络的自由开放、平等对话精神与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十分一致,再加上其便捷与低廉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在传播校园文化方面应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应正确接受与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促进沟通与交流,坚持引导与服务相结合,使网络媒体成为一个便捷的文化交流平台,同时强化网络媒介的文化力建设,营造现代大学校园媒介文化。
(三)把文化建设融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
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文化的实践,把文化内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仲恺精神的传播绝不是把它作为学校的“门帘”——仅发挥装饰的功能,实则是使文化渗透到每个人的骨子里,每一位仲恺人都应变成仲恺精神的自觉践行者,这就需要在仲恺精神传播与建设的整个金字塔体系中,学校的研究者与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仲恺精神贯穿于自己的教学、管理实践,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一旦实现这一目标,仲恺精神就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本文荣获首届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