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数字校报 >> 正文
数字校报

毕业五十载 情谊满仲园

发布时间:2010-11-29 16:39:31      作者:学生新闻中心 王厚启 曾小莉 刘利佳   发稿排行榜 

9月15日上午,18位古稀之年的老人齐聚母校,在生命科学学院办公室举行农作物338班毕业五十周年聚会。校党委副书记、第六届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高岳仑,党委宣传部部长、校友会副秘书长唐明勇,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赵钢等出席了会议。

高岳仑副书记代表学校对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在这五十年里,仲恺由中专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建设成为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本科院校。同时,校园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一期已投入使用的白云校区,见证着我校不断发展壮大。高副书记热情地邀请老校友们常回母校,并到新校区聚会。

唐明勇部长对老校友毕业五十年聚会感慨颇多。在播放介绍学校发展概况的宣传视频后,唐部长详细地介绍了仲恺建校以来的历程,尤其是近年来的飞跃发展时期。

古稀之年的老校友们不辞辛苦从各地赶来,有近一半的同学参加了聚会。更难得的是,此次聚会还邀请了已是九旬老人的班主任祁祖白老师。

情谊依旧

班主任祁祖白老师已经是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看到自己的学生济济一堂,共话往事,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谈及自己的学生,他不禁激动万分,“这个班的学生很争气,很多人都曾是工作单位的主要干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也为仲恺争了光”。在谈到与学生的交往时,祁老师说,“虽然时光走过了五十个年头,但这份师生情谊始终没有冲淡,很多学生都会经常来看望我。我已经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了,更是他们的朋友”。作为看着学校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老仲恺人,他在喜悦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仲恺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72岁的老班长自从仲恺毕业后,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都对母校念念不忘,并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变化。当得知仲恺已经升格为本科院校时,老班长特别高兴,他说,连自己做了厅级干部都没有这么高兴。

已出书数本的范家舜老人把《锦绣春色》赠送给在座者和母校的图书馆,并在现场即兴为母校赋诗一首:

珠江流水唱连年,浩气长存薄碧天。

效国逸仙光宇宙,捐躯仲恺荐轩辕。

红棉怒放英灵显,紫燕欢飞妙律旋。

桃李田畴秀万里,传承圣火慰先贤。

母校变迁

老班长动情地说道,五十年的光阴使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古稀之年的老人,而学校也在这五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校友的言语中,笔者试着还原仲恺半个世纪前的发展状况,勾勒出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仲恺。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旁边的四合院是当时的学生宿舍楼,多数学生都住在这里。学校当时的正门就是现在的北门,一出校门即是珠江边。当时的交通不是很方便,而现在一出校门就是公交车站和地铁站,道路四通八达。当时的课室相对于现在也少得多,不过那时有几个农场,周围是大片农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种菜养蚕养牲畜。

1960年,学校的规模有2000多人。一位老校友激动地讲起当年报读仲恺时的情景,“我是抱着非仲恺不读的想法来到这里的。”植保、兽医等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虽然教学设备较为简陋,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氛围也很浓。同学们聚在一起大多是谈学习谈理想。老人们回想起学生时代,仍然激动不已。

班上还有几位来自越南的留学生。因为政府当时与越南交往甚密,所以到中国留学的越南学生也多了起来。仲恺当时招收的留学生是与中国学生一起上课的。

农作物338班是学校重点培养的班级,学校专门为其配备了较好的师资和设备。同学们充分发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冲锋在前,到农场劳动,挖土壕。临近毕业时,还组织同学们去挖河涌。毕业后,大家不负众望,在各行各业都做得非常出色。

阔别五十年后重回母校,老校友们侃侃而谈,为母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飞跃期而倍感自豪。校友们称赞现在的校园环境真美,绿化面积大,基础设施齐全,校舍也由当年的一两座平房发展到现在的十几栋高楼。

校友们更想到白云校区走走看看,希望仲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同类院校的佼佼者,培养一代又一代有作为的人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践行仲恺精神 展现青春风采 下一条:“脚踢的排球”——藤球比赛知识问答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