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仲恺人物 >> 正文
仲恺人物

他为提高土地“地力”鼓与呼——记1957年农作物专业毕业生丘鸿诠

发布时间:2010-09-06 16:02:00      作者:桃李芬芳——仲恺校友风采录(第一集)   图片:   发稿排行榜 

丘鸿诠男,1957年毕业于农作物专业,曾任广东省土壤肥料站站长,现已退休。

1954年,丘鸿诠进入仲恺农校学习,三年的学习生活,培养了他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格,1955年春,首任校长何香凝先生来校视察,他亲耳聆听了何香凝先生的讲话,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7年8月,丘鸿诠被分配到当时的广东省土地利用局工作,直到退休,他都没离开过“地力”这个工作范围,为此,有亲戚对丘鸿诠开起玩笑“你是田螺,几十年也挪不出一个山坑”,而丘鸿诠笑答:“我是柳树,插在哪里就活在哪里”。在他39年的工作生涯中,他确如田螺般默默背负着“为人民利益奋斗”的远大志向,时刻发扬着柳树成荫的高尚品格。39年来,他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无论是一般干部,还是任农业厅土肥科科长,生产处副处长,省土壤肥料总站站长,都以“人民利益”为重,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提高地力而努力工作,如1961年秋,他和同事出差粤北,无意中发现一个问题:位居广东最北而山高水冷的连县,其水稻单产却明显高于地势开阔的英德、清远等南部县份。他们进而对多个生产队和田块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冬种绿肥能提高土地“地力”,使水稻单产显著提高,并使成本降低。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投往南方日报。出乎意料地,报社编辑只把文章标题改了改就发表了。1962年夏,中南绿肥会议在广州召开。丘鸿诠参加了会议。会上,专家们大讲绿肥的好处和道理,列举许多因种绿肥而使水稻获得大幅增产的事例,让丘鸿诠大开眼界。会后,丘鸿诠急忙写成一篇数千字的材料《当务之急与长久之计—中南绿肥会议侧记》,再次投往南方日报。没过几天,报上全文刊登了。于是他就这样一直欢快热情地、不知疲劳地干下去了。

为了增强宣传效果,他以通俗易懂的小册子作渠道,曾先后编写出版了三本问答小册子:《肥料知识问答》、《养萍问答》、《土壤知识问答》。他还向省委书记习仲勋写信,信中还有一篇四五千字的附件:《牛鼻子与地力》。信写好时,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在北京召开,他就将信寄到中共中央办公厅转习仲勋同志收。习仲勋同志收到后把信和附件交给《南方日报》。1979年1月22日,《南方日报》将丘鸿诠写给习仲勋同志的信及附件《牛鼻子与地力》全文刊登出来,还加上了编者按语。丘鸿诠多年来不懈地为提高地力下苦功,1995年9月,临届退休前,他还亲赴连州市柏子楞村就地力问题进行调查, 并起草了一封给谢非、朱森林、林若、郭荣昌等同志的信,呼吁省领导拿出造林的劲头来抓地力、抓冬种绿肥和稻草还田。信写好后,他逐一上门请省内十多位著名的土肥专家签名以争取联合发信。从调查到写信到信件发出,丘鸿诠一点都不觉得疲累。

辛勤耕耘结硕果。丘鸿诠勤奋耕耘,笔耕不辍,先后编著《土壤知识问答》等专著3本,在《广东农业科学》等杂志发表20多篇文章,两次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一次获广东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他的突出贡献,党和人民给了他不少荣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先进工作者;全国有机肥料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农业厅优秀党员等,他还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生物防治 奉献农业——记1957年植保专业毕业生陈日中 下一条:遗传研究 颇有建树——记1957年蚕桑专业毕业生刘良式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