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仲恺人物 >> 正文
仲恺人物

成功的设计来自灵感和不断完善 ——访仲恺香凝文化节徽标设计者梁佩仪

发布时间:2014-06-04 11:10:13      作者:吴馥芝 梁红玉   图片:   发稿排行榜 

来源:校报第221期第二版

编者按:

梁佩仪,仲恺香凝文化节会标设计者、我校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大三学生。这个90后的女孩站在阳光下,笑靥如花。她坦言:“一开始只是想试一试,没想过会中标。”在日常生活中,她是一个性格比较随性的女孩,她说:“活就要活得开心自在,每一件事情你喜欢就去做,不喜欢也不要强求自己。不过生活中有些事情也是迫不得已,所以要好心态常在。”她的徽标能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是如何做到的呢?她又是如何设计她的大学生活的呢?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梁佩仪有着令她自己开心生活的方式。有时候,她会带上相机,独自一人或者与三两人相伴,转转周边的公园,拍拍树荫美景或是人们的市井生活。有时候,她又会沉迷于画画,为了画好一幅画,她会呆在宿舍画一整天,就算最后腰酸背痛,也觉得值得和开心。在与梁佩仪聊天,可以感觉到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女孩。梁佩仪坦言,自己参加仲恺香凝文化节徽标设计大赛之前对自己在设计方面信心不大,参加这个比赛是自己的一个尝试,没想过会中标或者得奖。“参加这个比赛,主要是源于自己对设计方面的兴趣,但是最重要的是视觉传达的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勇气和信心。”

灵感是设计最重要的因素

报名参加比赛后,梁佩仪开始找关于廖仲恺何香凝的资料,想要从中获取设计灵感。“一开始我用百度搜索,但是作用并不大,找不到设计灵感。后来我在我们工作室的书架上找到一本叫《何香凝艺术精品展》的小册子,在里面,看到何香凝的一些画作和书法,如《绿梅》、《松·竹·梅》等画作,这也启发了我用梅花作为徽标的设计元素之一。”正如梁佩仪所说的,是这本小册子给予她设计灵感,“每天我有空就翻这本小册子,一遍一遍地翻,用扩散性思维,不断联想,不断地从书中的相关资料延伸到徽标设计上。”

梁佩仪研究了廖仲恺与何香凝的合照,何香凝的兴趣爱好以及何香凝的画作,最后确定了她徽标设计的轮廓以及徽标上作为装饰用的何香凝最喜爱的梅花。由于徽标的作用就是要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视觉效果,让别人一看到就清楚地了解到徽标要表达的意思,所以,梁佩仪决定在廖何二字上做文章,简单明了。通过每天的看书,梁佩仪有了许多想法,虽然可以用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她还是坚持简单明了的原则。“当我确定用廖何二字时,突然间灵感就来了,而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我就把这个徽标设计出来了。”

一开始设计徽标时,梁佩仪的想法是往时尚方向走的。但是设计出来的徽标效果都不是很好,最重要的一点是她觉得不能体现出仲恺香凝文化节的文化底蕴。梁佩仪回忆道,“那时候,通过不断地看资料,慢慢产生灵感。因为廖仲恺与何香凝都是革命家,红色代表革命,也象征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可以暗示我们仲恺人的阳光和热情,又能彰显热烈隆重之意,所以我采用了红色作为整个徽标的基调。”

徽标设计不断修改 很惊讶夺得第一名

梁佩仪前前后后共设计了五个徽标,有的以“廖”、“何”二字为元素,有的参考仲恺校徽外形,结合仲恺、香凝的头像设计。说起这些设计,她表示,自己最好还是觉得用‘廖’、‘何’二字比较有文化内涵,所以就舍弃了其他的设计。

4月16日早上,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的尚华院长将梁佩仪叫去她的办公室,给她的作品提出了修改的意见。“我的那个徽标原本是设计成矩形的,‘廖何’二字的位置原本是对换的,也就是“何”字在上,“廖”字在下。”当天下午,梁佩仪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将徽标修改好,她接受了尚华院长的意见,将“廖何”二字调换位置,把徽标的形状从矩形变成圆形,寓意圆满。

“4月23日文化节开幕时,我还不知道我的设计中标了,直到宣传部的老师打电话叫我去跟徽标合影,我才知道原来我中标了,糊里糊涂地就去合照,不过当时心情非常激动还有兴奋。可能老师想给我一个惊喜吧。”梁佩仪笑着说。当被问到作为艺设的学生是不是在设计上比其他院系学生更有优势时,梁佩仪说,“可能这方面是一个优势,但是也有很多不是设计绘画专业的同学获奖,我觉得他们都很厉害。其实不是说设计专业的就一定能拿奖,只要你有兴趣,你去尝试了,就会有机会。”

中标这个消息带给梁佩仪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重要的是一个肯定与一份信心。她说:“现在对自己更有信心了,也更想要去尝试更多关于这方面的东西。不过有了信心也是不够的,实力更重要,所以现在我要更加努力学习设计,关注更多关于设计的东西,了解更多的相关资料,开拓视野。”

职业愿望:当一名美术老师

“刚进大学时,我就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当一名美术老师,现在也是。”梁佩仪坦言,初中时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高中、大学对于那时的她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她现在能在仲恺当一名艺设的大学生,都是源于当时初中老师一直在身边的鼓励,是那位老师让自己不放弃自己的学业。或许是从那时开始,梁佩仪便开始有了当老师的愿望,因为她也想像她的老师一样,去影响别人,给学生带来好的东西。“之前,我有点怀疑自己的性格究竟适不适合当老师,但是有了去年暑假下乡支教的经历后,我肯定了我要当老师的想法。”下乡支教时,小学生们说她是一个好老师,这句话,让她当老师的愿望更加坚定。“我总相信是没有坏学生的,所以,在支教时,我会去倾听那些孩子内心的声音,与他们交朋友。”梁佩仪说道。

在就业方面,梁佩仪表示除了当美术老师也可以朝设计方向迈进,她不会放弃设计这个专业,她坦言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活在当下,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 因材施教,学生眼中的“秀兰姐” ——访教学名师曾秀兰教授 下一条:走在绘画与设计的路上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