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农村报 时间:2022-03-08
预制菜一头链接田头地间,一头链接市民餐桌,既满足了市民的口福,又充实了农民的腰包。近年来,广东在全国率先组织化、系统化推广预制菜,带火了这盘“民生菜”。
心系发展大局,情牵民生福祉。全国“两会”召开,这盘“民生菜”也引发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院长程萍就预制菜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程萍表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为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广东农业高校,正加大与广东各地以及相关预制菜企业的交流合作,发力预制菜产业,为预制菜产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与人才支撑。
持续输送人才和技术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3459亿元。广东省是预制菜产业集聚地,拥有5300多家预制菜企业,约占全国预制菜企业数量的7.5%。预制菜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以烤鱼预制菜为例,原材料罗非鱼塘头均价约4元/斤,做成烤鱼,一条鱼卖40多元,推动罗非鱼塘头均价上升至5-7元/斤,最高可达10元/斤。预制菜行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发展空间广阔。
程萍认为,预制菜既能承接上游又可以延伸下游,从田头到餐桌全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她表示,作为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广东农业高校,这几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持续发力预制菜产业。
目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正加大与广东各地以及相关预制菜企业的交流,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乡村建设和治理试点示范等重点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推动构建当地预制菜生产链、供应链体系,为预制菜产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与人才支撑。

程萍表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组建升格广东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并于2021年相继成立河源分院、惠州分院、粤东分院,为地方精准培训乡村振兴人才。“为确保预制菜产业人才持续性输出,今年仲恺工程学院将开设食品营养与健康新专业,后期还会相应增加一些关于预制菜加工的选修课,培养产业需求人才。”
校地共建创新研究院 支撑预制菜产业链
程萍表示,“在RCEP新的发展机遇下,广东加快政策引导,让预制菜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有了更多的空间,我们也在加快研发相关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围绕食品产业,2021年以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新增省、部重点科研平台4个,包括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各1个。特别是“广东省普通高校中央厨房岭南特色食品绿色制造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是广东第一个中央厨房科技创新重点平台。
此外,面向地方产业和需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通过校地共建模式开展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着当地预制菜产业发展。
据了解,学校与珠海、梅州、江门、肇庆、潮州等11个地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先后组建德庆仲恺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仲恺广梅研究院、河源灯塔盆地仲恺现代农业研究院、仲恺花都现代农业研究院、怀集仲恺食品产业研究院、潮州仲恺农业对外合作研究院等6个研究院,把科技创新成果落地。
“我们在花都建立博士工作站,还将在珠海创建院士工作站,将深入对接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共建预制菜产业研究院。” 对于广东预制菜产业未来的发展,程萍还有很多畅想。“我们正携手建设广府菜、潮州菜、客家菜等预制菜示范生产基地,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科技创新高地,为当地预制菜产业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持、人才和培训等方面的智力支撑,形成地方和高校协同联动发展预制菜的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