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由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办、机电工程学院和天文协会承办的天文科普讲座在白云校区开讲。本次讲座特邀台湾著名天体摄影家、前台中市天文学会理事长杨昌炽为主讲嘉宾。
讲座在一片黑暗的环境中开始。在观众闭眼10秒后,一张张满天繁星的夜空图让观众惊叹不已,现场惊讶声不断。接着,杨老师开始一一介绍仙女座M1、织女星和牛郎星等12星座的形状和分布,不仅让观众感受了星空的奥妙,还了解了基本的星座辨识技巧。
杨老师向观众介绍,如果一张照片出现多颗流星就不是真实的照片,而流星要在午夜12点后才能看到。当介绍到斗牛星时,他指出,苏东坡描写月亮的诗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是错误的。通过对星球运转规律的讲解,他表示月亮只能从斗到牛,而不能在两者之间徘徊,这番解释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当讲述到日食时,杨老师不仅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日食过程的模拟,并且从产生原因和过程等方面对日食做了全面介绍。他还利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转规律为观众揭开国历历法中的各种奥秘。因为这个规律,导致公元1582年的10月只有21天,如此奇特的自然现象令现场观众感到惊讶不已。
最后,杨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许多有关极光的照片和视频,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并赞叹宇宙的神奇。分享期间杨老师还了穿插了关于星座辨认知识的小互动,使得观众的兴趣更加浓厚、现场气氛更加热烈。此外,他还为现场观众详细介绍天文球的制作过程及技巧。
据悉,今年已经60岁的杨昌炽老师爱好天文和摄影,在各地演讲累计已超800场,此次是他在广州的第四场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