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025年广东省绿色化工与新材料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我校白云校区德新楼学术报告厅开幕。本次论坛由广东省教育厅和我校联合主办,我校研究生部、化工与材料学院共同承办,广东省化工学会、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及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协办,以“绿色化工+新材料”为核心主题,旨在为广东省化工与材料领域研究生搭建高起点、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助力青年学子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营造优良学术氛围,充分展现该领域学子的学术成果与精神风貌。
开幕式:凝聚共识,共话学术未来
广东省化工学会秘书长周子填、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教授瞿金清,以及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佛山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十几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170余名化工和材料类师生代表参会,共同见证论坛启幕。论坛开幕式由我校化工与材料学院院长舒绪刚主持
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田允波致辞。田允波系统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优势学科布局、办学规模及学科建设成果,同时寄语参会学子,希望大家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化学术交流、拓展研究视野、提升学术素养,在思想碰撞中探索创新方向。

主旨报告:聚焦前沿,破解行业难题
开幕式后,论坛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中山大学张艺教授、暨南大学陈填烽教授分别围绕两大前沿主题分享研究成果。
张艺教授以“高性能功能聚酰亚胺的结构调控与性能”为主题,聚焦聚酰亚胺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详细阐述了团队的深入研究成果,并鼓励同学们:“实验中要多思考、勤探索,不惧失败、勇攀学术高峰,争取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陈填烽教授围绕“基于纳米硒的临床转化探索”展开报告,从纳米硒的制备工艺、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同时勉励学子:“科研需脚踏实地、潜心钻研,以问题为导向,用创新思维破解实际应用中的瓶颈。”

成果交流:青年发声,碰撞创新火花
论坛特设研究生学术成果交流环节,涵盖学术墙报展与口头汇报两大板块,为青年学子提供展示与交流的舞台:成果征集阶段,共收到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提交的29份学术墙报、15份学术论文,内容覆盖绿色化工、新型材料制备、功能材料应用等多个领域;口头汇报环节,9位研究生代表依次登台,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作学术报告。与会师生与汇报者围绕研究方法、实验数据、应用前景等展开深入研讨,现场交流氛围热烈,实现了“凝聚共识、相互启发”的交流目标。
此外,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名工程师作企业专题报告,主题为“基于化工产业的数智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探索”,为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提供了实践参考。
奖项评选:表彰优秀,激励学术热情
论坛闭幕式上,经论坛学术委员会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各类优秀成果,以表彰学子的学术创新能力。现场共颁发三类奖项:优秀论文奖5项,其中2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优秀墙报奖29项,包括5项特等奖、10项一等奖和14项二等奖;优秀报告奖9项,含2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及4项二等奖。部分获奖者在多个奖项中表现突出,展现了扎实的学术功底与综合能力。

本次学术论坛,不仅搭建了专家、学者、研究生与企业间深度对话的桥梁,更集中展示了广东省化工与材料领域的青年学术力量,为广东省化工行业的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及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是省内高校化工与材料领域的一场学术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