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主办,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科普基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广为人知”社科学堂之“双清讲堂”系列讲座正式开讲。首场讲座特邀广东省国防教育学会副会长王光军,以“深刻领悟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为主题,为师生呈现“双清讲堂”开篇力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立彬、军事理论教研室全体教师及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活动,共同见证这一社科育人新平台的启航。

作为“双清讲堂”第一讲,王光军以“国家安全怎么看?怎么办?”为切入点,立足社科普及的公共性、思辨性,通过新中国成立后的经典战例,贯通历史逻辑与现实关切。他结合戍边调研亲身经历,对比展示经典战例中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作战智慧,揭示“国家安全能力是综合国力演进的缩影”这一深层命题。
“首讲选择国家安全主题,正是呼应‘双清’二字的精神内核——清醒认知世情国情,坚决筑牢思想防线。”蔡立彬在致辞中强调,双清楼是民主革命家廖仲恺、何香凝夫妇的旧居,开展“双清讲堂”活动,既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普法宣传,又有利于广州红色文化传播,深入人心,激发力量,凝心聚力促发展。“双清讲堂”系列讲座将聚焦社科热点,邀请名家大师走进校园、走入社区,打造青年学生和百姓大众“看得懂、听得进、用得上”的社科金课。

在讲座中,王光军提出“三维赋能”路径:以历史镜鉴强化忧患意识、以科技融合创新教育形态、以价值引领厚植家国情怀。他提出让全民国防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英雄成为全社会精神坐标,让青少年肩负起国防责任。他倡导当代青年要做到“五爱”,即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国防、爱军队。
王光军特别点赞“双清讲堂”的平台价值,认为“这类开放式社科讲堂,能打破‘你说我听’的单向传播,通过研讨、实践、共创,让国防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社区基层。”

“原来社科知识可以如此‘热血’!”计算机专业一名学生感叹道,“‘双清讲堂’首讲把课本里的国家安全概念,变成了边防官兵的脸庞、历史战役的号角。当我们谈论网络安全时,也是在守护没有硝烟的战场。”在活动现场,国防教育的“思政温度”悄然浸润心田。
据悉,“双清讲堂”年内将推出“革命与丹青:廖仲恺何香凝的家国人生”“非遗的破圈密码——从技艺守护到文化共创”“科技赋能农业——解锁智慧农业的无限可能”等系列讲座,通过“名家主讲+青年对话+实践研学”模式,持续为社科普及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