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学校在海珠校区学术报告厅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立彬、学校“形势与政策”课专兼职教师、近三年新进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增添主持会议。

蔡立彬强调,要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并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提出优化建议:一是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之中;二是善用信息技术赋能,推动人工智能+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实现教育教学成果智能化、数字化展示;三是立足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将学校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典型案例融入相关专题教学。
李增添传达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的通知》要求,以及广东省教育厅2025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备课会精神。围绕办好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提出三个方面的教学要求:一是强化课程定位,积极优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注重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二是规范教学设计,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围绕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进行教学设计;三是严肃课堂纪律,对标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要求,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和教学秩序维护。



随后,学校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专任教师吕贤杰、郭小娜、梁星韵三位老师分别就《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探寻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专题作教学展示。从学生关注的问题切入,结合特色案例及当下时政热点,设计课堂教学互动环节,讲解专题教学内容,分享校本教学案例,给全体教师提供了教学素材和教学思路。
会上还就“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评价、教学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