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5日,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与郑州大学承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大学落幕。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黄江华教授带队,携杨富杰副教授、崔晓丽老师等指导教师及项目核心成员共10余人参赛,最终斩获3银1铜。此次获奖是我校该赛事历史第二好成绩,为校增辉添彩,充分展现了学子的创新活力与学校的育人成效。


赴郑州参加国赛师生合影
本次大赛规模空前,自4月启动以来吸引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472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涵盖五大类别赛道,竞争异常激烈。我校从2830项参赛项目中层层遴选,推报14项参与省赛网评,在广东省分赛决赛斩获1金3银,4个省级获奖项目全部晋级国赛网评,最终2个项目突围晋级全国总决赛现场赛并获银奖,1个项目由省教育厅推荐参加铜晋银活动,最终凭借实力喜摘银奖,另有1个项目获得铜奖。
化工与材料学院《锂想固能》项目在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业组斩获银奖。该项目由沈昊东担任负责人,张恩榕、洪胡灿、刘洪峰、赵子健(中山大学)、李妍、洪志丹、王隽琪7名同学组成团队成员,杨富杰、阮文红(中山大学)、余婧、黄江华、张现超五位老师联合指导,瞄准新能源市场核心痛点,以国际领先的绿色高性能固态锂电池电解质突破“卡脖子”技术难关。其研发的新型聚合物基体、纳米浸润层、功能添加剂三大核心技术体系,成功破解传统锂电池“安全与能量密度不可兼得”的20年行业难题。

《锂想固能》团队师生国赛合影
园艺园林学院《油中黄金——油茶产业水肥一体化国标制定者》项目在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业组喜夺银奖。项目负责人栗永娟带领李鸿基、周思楷、区雯宜、黄钰婷、林欣彤、陈斌、曾颖怡7名团队成员,在崔晓丽、李永泉、王红山、王敏四位老师指导下,聚焦油茶种植“水肥利用率低、管理粗放”等痛点,通过开发专用水溶肥、集成智能水肥设施与管理方案,为油茶丰产稳产提供全新路径。

《油中黄金》团队师生国赛合影
化工与材料学院《沥创纤锋》项目在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业组铜晋银活动中喜摘银奖。该项目由刘嘉俊担任负责人,吴红争(华南理工大学)、温嘉浩、张婕、黄梓睿、杨梓彬、李佳晔、黄子烨、彭泳仪、王雅诗、吴子恒、张校卫、方良帅、林郁13名同学组成团队成员,周向阳、刘亚宁、蔡晓琳、袁文辉、余倩花联合指导,瞄准先进碳材料市场痛点,以国际领先的高性能碳纤维前驱体突破“卡脖子”技术难关。自制原料沥青、中间相旋转工艺、专用反应釜三大核心技术体系,成功破解传统沥青基碳纤维“高模量和高流动性不可兼得”的30年产业难题。

《沥创纤锋》团队师生省赛合影
化工与材料学院《硅梦芯启—— 一种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型可返修性LED显示封装胶膜》项目在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揽得铜奖。该项目由詹英芳担任负责人,唐业奇、陈烨颖、温嘉丽、廖俊基、黄寺濠、黄梓钦、梁圣涵、李欣语、林悦琪、欧欣芸、林静薇、李晓妍12名同学组成团队,在郭清兵、陈循军两位老师指导下,聚焦新材料领域“LED显示封装胶易黄变、不可返修、易翘曲”的核心痛点,集成创新有机硅-环氧改性体系方案,为显示封装材料兼顾耐黄变、可返修和低翘曲的优异性能提供新的途径。

《硅梦芯启》团队师生省赛合影
国赛再添3银1铜是我校深化双创教育改革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学校构建“低年级夯实基础→中年级项目实战→高年级创业孵化”三阶递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与二级学院协同联动,通过“多导师协同指导+全流程实战打磨”备赛方式,推动学科优势与产业需求、创赛争先与人才培养精准对接。未来,学校将持续完善双创教育生态,深化“专创融合、思创融合、就创融合”,助力更多仲恺学子在创新实践中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