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仲园思政 >> 理论学习 >> 学习参考资料 >> 正文
学习参考资料

上海交通大学“三个建设”开创资助工作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1-10-14 08:37:03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   发稿排行榜 

为了使每一位交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上海交大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出台的资助政策,以“制度建设、社团建设、体验建设”为抓手,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他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换。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在国内高校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制度建设,发挥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

为全面建立起学校资助工作的长效体系,上海交通大学一是构建起了以助学贷款为基本帮困渠道,以勤工助学为有效手段,以帮困奖助学金为激励方式,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为辅助措施的资助工作体系。二是由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校长每年为困难新生发放绿色锦囊、自然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关心受灾情况等措施已经成为学校传统。针对入校新生开展“六心”行动――悉心问候,全心资助,爱心通道,贴心路补,暖心锦囊,真心结对,确保新生顺利入学;针对在校学生建立两小时应急帮困响应机制,即:遇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无论节假日还是夜间,两小时内排查出受灾学生名单;两小时内慰问受灾学生。三是连续七年开展“诚信月”活动,把握“新生”、“课程”、“学术”、“贷款”和“主题教育”五大契机,使诚信教育成为日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开展“感恩季”以及“祖国强盛、我的责任”等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使“感恩、责任,激情、梦想”成为凝结在交大学生血液里的精神。结合奖、助学金的评审,向学生介绍捐赠人的奋斗历程和奖、助学金内在精神,引导所有获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向捐赠人汇报自己的成长进步。四是制订并完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奖、助、贷、勤、补、减等一系列十多部校级资助制度,不断完善资助工作制度化建设。

——社团建设,实现贫困学生的自强自立。

在贫困学生的自强自立教育方面,上海交通大学一方面倡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自强自立社团,相似家庭背景的学生在社团中体会“家”的感觉,寻觅知音,开展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形成“他助”、“自助”到“助人”的升华。另一方面,上海交大成立了“爱立方大学生自强自立联合会”,在中等规模以上的学院均成立自强自立分队,形成校、院两级联动机制,20多个自强自立学生社团,是上海市自强自立类社团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高校之一。第三方面,上海交大建立“UTJS体验式培训”团队,在全国高校首推贫困生体验式教育。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推出主题为“团队凝聚”的“阳光计划”,使新生获得归属和感认同感;推出主题为“压力管理”的“心灵田园计划”,帮助他们舒缓压力;推出主题为“领导商数”的“舵手计划”,帮助他们提高组织、协调以及演讲和沟通能力;推出主题为“创新思维管理”的“星空计划”,帮助他们开拓创新思路。

——体验建设,提升受助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开展资助工作的同时,上海交通大学深入发掘资助工作与绿色教育的结合点,依托受资助的同学开展绿色教育,让勤工助学岗位成为绿色教育的重要推广平台。一是组建了全部由贫困学生组成的“绿萤”服务队,坚持开展旧报回收,八年来资助了4所希望小学的学生,并设立了“上海交通大学绿萤奖学金”。二是成立了由贫困同学自发建立的思源社,鼓励毕业生把自行车捐给学弟学妹,对2000多辆自行车进行翻新,免费送给贫困新生。这一过程不仅让环保低碳的理念在同学心中扎根,也让贫困学生体验了极大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提升了受助学生的综合能力。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电子科技大学做到四个有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下一条:合肥工业大学“红色读书月”活动倡导多读书读好书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