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和发掘各种优秀教学资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综合质量,大连理工大学从2008年开始实行“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改革。经过四年来三学期制改革的实施和建设,多元化的小学期精品教学资源平台已经初具规模,教学效果逐渐显现。 ——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今年小学期,学校共计开设课程474门次,其中,必修课336门次,选修课138门次(专业选修103门次、全校公共选修35门次);另外开设重修课程16门次。学生即可以选择自己的必修课程,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公共选修课程或者其他年级、其他专业的课程扩充知识,学习有困难或者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还可以选择重修班的课程。据统计,目前选课已达34242人。同时,各学部、学院还利用小学期积极聘请国内外高水平教授来校开课。例如建筑与艺术学院聘请海天学者山代悟教授给建筑08级本科生开设“快速设计”课程,并在课程结束后,举办了“融构——城市与自然的灰色情感”为主题的“2011海天学者工作室”教学成果展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开放各类实验室,集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期制的实施,为全校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集中进行提供了条件。今年小学期全校共计安排109项实习,其中认识实习2975人次、生产实习3209人次、其他实习(工程训练等)2405人次,累计集中参加实践环节达8589人次。为丰富本科生小学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多提高实践能力、探索科学奥秘的机会,充分利用我校实验室的优质资源,从2009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会在小学期开展“实验室开放周”活动。今年小学期,基础化学、基础物理、基础力学、电工电子、土木水利、生物与环境、信息技术、材料、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9个国家级、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共开出91个实验项目,所有本科生都可以参加,选作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开拓视野,锻炼实践能力。
——聘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每个小学期学校都会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校举办“名师讲坛”和“教授讲座”。今年小学期学校安排了15个“名师讲坛”讲座,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Christian Haas教授的《阿尔伯特大学高纬度北极研究-成果和机遇》讲座、德国柏林大学波塞尔教授的《从神造世界到人造世界——莱布尼茨的“创世说》讲座、国家教学名师厦门大学林亚南教授的《高等代数中的思想和方法》讲座、上海复旦大学王新生教授的《圣经与圣战》讲座、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张洪潮教授的《机械工程与绿色环保--机械装备再制造技术》等7个讲座。另外,各教学单位积极邀请校内外知名教授开设出了50余讲精品教授讲座,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永德教授的《量子力学的疑难杂症》和《量子力学给我们的启示》讲座,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密与物理研究所王成研究员的《光与人类社会发展》讲座,松下电器软件公司高晓曦经理的《下一代集成电路设计的挑战》讲座。近期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齐晓峰等还将来校举办讲座。
小学期制的实施,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自我思考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造就了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学科领域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学校将继续推进三学期制改革,充分挖掘各种优质教学资源,为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