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仲园思政 >> 理论学习 >> 学习参考资料 >> 正文
学习参考资料

高校教师亟待提升信息素养

发布时间:2011-01-10 11:12:27      作者:潘爱武2011-01-30 光明日   发稿排行榜 

“信息素养”的概念由图书检索技能演变而来,最早发端于美国,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信息素养是识别、获取、加工处理信息以及有效地利用信息、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除了越来越紧密地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之外,也更加强调以创造性思维将信息能力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信息化,高校被推到了信息化建设排头兵的位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信息素养日益成为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有效地提高信息素养也成为教师和学校共同面临的当务之急。

首先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变革所带来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等领域,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冲击。一方面,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进入了课堂,正在迅速取代“板书+讲授”的传统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诸如网站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资源型学习、互动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也大量涌现,它们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撼动了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此外,高校的信息化还让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成为趋势,通过网络,学生们得以共享国际上最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其次是学生信息素养普遍增强所带来的挑战。根据北大教育学院对国内普通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的一项调查,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66.3%的人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73%的人经常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而不是图书馆去查找各种学习资料;32.8%的人经常在BBS上发帖向其他同学请教疑难问题;74.2%的学生曾经或计划参加校外的各种IT认证培训。而在对教师的调查中,使用网络教学的只有30.5%,使用BBS讨论的仅占19.7%。这说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远比教师积极充分,教师们必须相应地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信息化对于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学术交流特别是其自身的再学习同样构成挑战。当前,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而较好的信息素养则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以图书馆的使用为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电子信息资源大量增多,而且文献的馆藏形式和检索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今不懂得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就是新“文盲”。

因此,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普遍要求,高校应重点从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基本信息能力以及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意识是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功能、价值、重要性的认识。具体到高校教师身上,信息意识应当表现为:能敏锐地认识到信息对教学科研的重要性,有尽快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紧迫感,有为培养现代化人才而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使命感。

探究部分教师排斥信息化,拒绝使用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原因,乃是由于这些教师对信息技术接触较少,对信息化的理解不深,没有看到信息化所带来的优势。因此,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这些教师的信息意识,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和体验活动,帮助他们切实体会到信息化对教学科研的促进,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学校不妨制定相应的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鼓励教师掌握信息技能,使用信息技术。

高校教师所必备的基本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两大部分。信息知识包括信息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是信息能力的基础。信息技能则是信息能力的核心,包括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获取技能、信息分析技能、信息评价技能、信息加工技能、信息利用技能和信息输出技能等。

由于许多非信息专业高校教师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现代信息技术,导致其在信息能力方面先天不足,许多人没有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更是十分有限。而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所公布的结果,只有24.8%的高校定期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培训。综合这两方面来看,高校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工作亟待加强。对此,高校可以从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设置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应着重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以及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可采取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专职进修以及自发研修等多种形式进行。

信息素养的最终价值体现在信息的应用上。教师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教学科研中的问题。而教师要做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实践有效结合,则离不开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教学设计理论的充分掌握和正确运用。因此,高校还应当注重引导他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确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熟练、准确、快捷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本学科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当中,并鼓励他们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使信息技术最终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融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人才与教育: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 下一条:\"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新亮点折射中国发展新“国计”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