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维良 男,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广东省仲恺农业技术学校植物保护专业。现任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党委书记。
在母校的摇篮里
1981年,肖维良作为一个非农村生源的考生,以第一志愿考入仲恺农校。在母校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他像一棵树苗在老师的栽培下茁壮成长。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当时的植保专业主任林克明老师,是林老师讲授的昆虫学课程,使他对昆虫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坚定了从事昆虫学研究的信念。在母校“注重实验”的校训,严谨的学风,老师们用心良苦的培养,还有那每周一次的生产劳动课的磨练,使他以全优生的成绩毕业分配到全国闻名的昆虫专业研究机构——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工作,从此开始了他所倾心的事业。
在科研的道路上
进入研究所后,他深感从事科学研究掌握知识的不足,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进修,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
他选择了白蚁学研究,是因为白蚁属世界性害虫,危害严重,在我国每年至少造成了2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这门学科的研究应用能保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更能为减少国家经济的损失做出应有的贡献。就这样,在二十多年的研究中,他先后发表了论文20多篇,合作编写专著3册;同时致力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技术的标准化工作。1993年他带头创办了推广白蚁防治研究成果的科技企业——广东科建白蚁虫害防治有限公司,1999年,主持编写了《广东省标准——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2004年,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国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斯德哥尔摩公约》,因此现行的两种最常用的白蚁防治药物被列入必须淘汰之列,白蚁防治技术也面临新的挑战。此时肖维良同志等国内外其他专家一道,提出了白蚁控制综合防治(IPM)理念,采用白蚁防治饵剂系统为核心技术,完成了新的替代技术的论证,得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批准,目前正在全国推广应用。
基于他在白蚁研究上所取得的业绩,肖维良目前还担任了全国白蚁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白蚁防治中心顾问、广东省科协委员、广东省白蚁学会理事长等职务。
在管理的岗位上
2001年,也正是科技体制改革推向深入的年头,而肖维良同志刚开始走上研究所的领导岗位。研究所深化改革,如何面对市场,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他深刻认识到,研究所改革的目的必须是更有活力,必须使成果产业化、规范化。由此他与同事们一道,从优化学科研究方向,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优势,引进高层次人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所属企业改制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进行深化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研究所目前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他在科研道路上奋力地攀登,在管理的岗位上倾心地工作。谈起未来,他充满信心地说:在科技创新的时代,还有很多更加艰辛的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为了他为之奋斗的昆虫学事业,他必将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