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是师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范畴广泛,既有软性的人文精神、校训校歌、文化艺术、传播媒体、楼宇冠名、宣传口号、社团活动等等,也有各种硬件设施,诸如文化建筑、园林景观、展览橱窗、艺术场馆等等。本文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园人文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提出若干思考意见。
一、人文景观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而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
所谓人文景观是相对自然景观而言。前者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文化理念、意志愿望、精神情操、信仰、甚至幻想,用人工打造出来的有艺术美感的硬质材景物;后者则是自然界在地壳变迁中形成,尤如“鬼斧神工”打造的地貌及很有艺术欣赏价值的景物。开天辟地以来,自然景观在万里河山之间,星罗棋布,数不胜数,默默地等待人们去认知,去开发。而人文景观是在人类进化到有文化的时代,才逐步形成。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化,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万里长城、龙门石窟、孔庙碑林、乐山大佛等等,都是人文景观。
笔者认为所有人文景观都寄托着人类的精神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万里长城永不倒”,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不怕外侮的民族精神就是例证。而“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文精神时有缺失,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尤其显得重要。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真理性精神,比如我们常说的民族精神、科学精神、时代精神、爱国精神、民主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精神等等。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是每个人素质的核心。正如廖仲恺先生1922年所说:“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诀醒女、承儿》,见《双清诗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32页)。
毫无疑问,人文精神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到个人,它表现在追求、信念、道德、气质和修养。“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冯骥才:《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见2008年1月《团结论坛》)。所以,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认真做好人文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满足人文精神教育的需要。
二、突显仲恺精神,挖掘仲恺校园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
仲恺校园有80多年的历史,现有的人文景观有五处。一是1926年建立的廖仲恺先生纪念碑;二是1982年建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三是1987年建立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廖仲恺先生像;四是1988年建立的伟大革命者何香凝先生像;五是2007年修复挂牌的何香凝旧居艺术展览馆。其实,仲恺校园的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有待我们挖掘和设计更多的人文景观,以便把仲恺校园文化建设得更好,满足人文精神教育需要。
试看目前仲恺校园,除上述纪念碑、像、馆外,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设计、建设人文景观。例如,南校门小广场至信息学院之间一大片园林地带,林木扶疏、绿草如茵、曲径通幽、石台石椅,别致有韵。无疑,这是一处受人欢迎的园林景观。但笔者认为,此处园林文化底蕴不足,缺乏内涵。有一块巨石静静地躺在经过修饰点缀的地基上,但石上连一个字、一个图案也没有。此外,南校区、英东楼前、图书馆北等多处地方,虽有园林绿化,同样缺少文化内涵。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要挖掘有仲恺特色的人文景观资源。
仲恺校园人文景观和人文精神有哪些资源呢?
前已述及,人文景观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仲恺校园的人文景观应该突显仲恺精神。廖仲恺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突显仲恺精神,首要是弘扬廖仲恺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这也就是打造仲恺校园文化,发掘人文景观资源,进而设计和建设仲恺人文景观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明确了,我们的事情就好办了。
三、突显仲恺精神之人文景观设计与建设的若干建议
目前的仲恺海珠校区仅二三百亩,其人文景观自然有限;而建设中的白云校区有一千多亩,其人文景观当然还有待建设。如何在两个校区设计和建设一系列突显仲恺精神的人文景观呢?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抛砖引玉,供学校参考。
(一)对仲恺海珠校区人文景观的建议:
1、整合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碑牌。
目前,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下简称廖何纪念馆)在北门有一块“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在校内廖何纪念馆旁也有两块:一块同上;一块是“海珠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了解,还有一块“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尚未竖立。
廖何纪念馆为什么会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因为其馆址是何香凝先生于1927年创建的仲恺农工学校办事处旧址。所以,碑的形式可否像大元帅府旧址的文物保护碑一样,在碑的背面(也可在碑下方)标注简要文字说明。让来访者一目了然,懂得其文物价值,欣然参观。至于市、区两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子,可以整合为一碑两牌。
2、立碑刻《乐干楼记》。
校园内的四合院,是广州市内现存唯一的四合院(参见《羊城晚报》2005年6月5日《羊城沧桑》),也是何香凝出国卖画筹款建校唯一保存下来的楼宇。它建于1930年,原名乐干楼。楼内曾建有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蚕种冷藏库,并对外开放为蚕农服务,为扶助农工建立了功勋。该楼曾保存过廖仲恺的血衣,抗日战争时期沦为日军兵营,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省干校、仲恺农校的师生宿舍等。此楼历经沧桑,若写成《乐干楼记》,刻于碑石,实为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
3、为木制凉亭撰名“日新”,并刻制廖仲恺诗句。
80周年校庆前夕,校园美化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海珠校区校道转弯处拆厕建亭,大家拍手称好。但美中不足,亭无名,立无意,似欠文化底蕴。故建议此亭撰名“日新”,请名人书写更佳。亭柱或内沿,或亭外墙幅,刻制廖仲恺先生著名诗句:“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注:此诗句被惠州市仲恺中学列为校训)。以此突显仲恺精神,“日新亭”也自成人文景观。
4、“艺术展览馆”外应立碑。
现叫“艺术展览馆”的房子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作过学校谷丰肥料公司办公用房。1946年夏,何香凝曾来校寄居此房数天,与时任校友陈颂硕共商学校复办大计(参见《仲恺学校简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79页)。她住校了解情况后,还于当年7月18日致函南京当局行政院院长孙科等人,痛斥广州教育当局摧残仲恺学校,呼吁“乞设法维持本校,恢复其原有制度及精神,纪念先烈之志于不坠”(见《双清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442~443页)。这套房子很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1992年6月27日,廖晖同志来校参加英东楼落成典礼时,曾建议把此房子也列为对外开放的人文景观。现“艺术展览馆”门侧刻石提到“馆址为何香凝先生首任校长旧居”。笔者认为,不够准确详细,故建议庄重立碑,或设计一艺术浮雕。以记载这段史实。
5、南校门广场侧巨石刻廖仲恺座石铭。
南校门广场置有空白巨石,建议修饰后,镌刻廖仲恺书写的座右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座右铭是廖仲恺光辉一生的写照。据了解,台湾某处碑林,也有廖仲恺这一墨宝刻石。
6、在其他宽阔的园林景区加插突显仲恺精神的人文碑石、浮雕或小雕塑。
总体来说,海珠校区现在的园林绿化很不错,就是缺少一点文化韵味。如果能在南校门侧十多亩的园林景区、南区学生公寓周边绿化区域、英东楼前的中心地带适当加插突显仲恺精神、香凝精神的人文碑石、浮雕、雕塑等,校园文化的气息就会更加浓郁了。
(二)对仲恺白云校区人文景观的建议:
1、复制廖仲恺先生像敬立,但在基座设计上要有创新。
现敬立于海珠校区内的廖仲恺先生铜像,是经高层领导和廖家亲属共同审定,并请邓小平同志题写像名的。复制此像敬立省工省事。原像是以“广东省各界”名义敬立的。新校区廖仲恺像以什么名义敬立呢?值得考虑。笔者认为,以学校名义或全体师生校友名义敬立是其中一个方案。另外,在基座设计上要有创新,可配套一些石浮雕,突破原有条框。
2、建“双清园”主题公园。
筹建中的仲恺白云校区,面积较大,有条件在适当的地方(最好也适合对外开放管理)建立“双清园”主题公园。以廖仲恺何香凝爱国革命的一生为内容,选取他们革命生涯中最光辉的8-10个亮点,用石、铜等硬质材料制成的诗碑、浮雕、艺术雕塑以及亭、台、廊、壁和园林组合成景。例如:“双清志远”、“投身革命”、“赤胆忠心”、“视死如归”、“东征徽烈”、“国共合作”、“黄埔建军”、“壮烈殉难”、“苦斗不屈”、“鞠躬尽瘁”等,勾勒其光辉的一生,突显其伟大的精神。
如能实施,可列为本校师生和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需要专职人员管理,而起到的教育作用,可能不逊于廖何纪念馆。
总之,人文景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突显仲恺精神的人文景观设计与建设,是建设富有仲恺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关键。它不仅涉及校园规划、管理、设施配套、资金等,还关系到廖何学术研究、校史研究、仲恺文化研究、人文理论和环境艺术等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因而需要学校给予高度重视,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员参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可以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逐步推进。相信仲恺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能迈出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