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听朋友说,沙面要改建了。
记得我曾经去过一次沙面,可以说是一大群人一起去,也可以说只是我一个去了。
那天把沙面逛了一下,但不知道我走了沙面很多地方,还是走了很少地方。因为我似乎走过很多地方,但也似乎一个地方我走过很多次。拍了很多或浪漫的、或温馨的、或可爱的、或静美的、或传统的照片,也听了很多人的故事,分享了故事者或与三十年不见的故人相逢的喜悦,或与志同道合者相知的融恰,或盛世求存的无奈……这是我第一次“流浪”。从此,我爱上了流浪,喜欢一个人带上相机游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有人说,一个人的旅途很寂寞,身边连一个说话,连一个分享的人都没有,但我却乐在其中。因为我流浪,就是去做那一个与别人说话,与别人分享故事的人,每次归来,收满囊中的是无尽的感动,还有日后让我追寻的回忆。
每个星期他们都会风雨不改地在桥底聚会,唱着手抄的经典老歌,领唱的那个阿姨刚刚开始不会唱歌,现在却成了唱得最响亮的一个。对那个穿红色衣服的有点胖的阿姨来说,这里的歌友会成了她心灵的寄托,在家里受尽儿女的欺压,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她最灿烂的笑容。那一袋袋的手抄曲记载着这一群“想唱就唱”的美好回忆。
他们是小学同学,却失去联络了39年,但很幸运地,在这个歌友会他们再次重逢了。男的一度沉迷于网络世界,曾试过半年不出家门,呆在家里对着电脑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沙面,被一群人爽朗的歌声吸引了,这些歌声也让他重新遇到他的小学同学。女的很早就参与到这个歌友会了,只是想不到这个歌友会会带给她与老同学的相逢,她知道男的从小就拉得一手好二胡,所以她劝服了男的一起参与歌友会,为歌友会带来新的声音与生机。这里,让他们相遇,也让他们沿续三十九年后的缘份。
记得那天我是以采访的名义随英语俱乐部去沙面的,第一次跟外国人面对面的接触,可惜那时话说得不多,有点遗憾。随后我就到处走走看看,看到了那个寄信的小孩雕塑,驻足了一会,勾起了一些美好的回忆。看到两个小伙子在练拳,刚开始以为是打架,害得我差点就要跑过去劝架了,现在的青少年都迷上了美丽的鼠标,很少再看到这样的年青人不靠键盘“问好”了。那天还看到有人拍广告,我站在那里看了很久,可是最后还是没有被导演相中,导演真没眼光,尽管这个广告我后来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了!
那天在去沙面的路上看到了一个孤寡老人,一个人坐在人行道上,旁边就是他的“家”, 一张棉被,一个破烂的不锈钢饭盒,但这并不是用来求乞的,因为饭盒是有盖子盖住的,然后还有一堆破胶瓶废纸,这就是他全部的家当了,一双历经沧桑的眼睛望着遥遥前方,但并不迷茫。
另外这一个小伙子,他是在沙面的旅游区摆摊的,他卖的东西叫做“掌压画”,每一幅作品都是他用手掌压出来的,或轻或重,或细或粗,或刚或柔,一擦一压,一幅精致得让人赞叹的作品就这样完成了。我在那里看他画了很久,感慨地发现那双为艺术奉献的双手在这个社会生存得一点都不容易,一幅画卖20块,有时一天两天都卖不出去一幅,但那双手一天也不能停下来,因为他不知道停下来,明天那双手还愿意沾上那些黑黑的墨汁吗,停下来,万一明天来了很多客人怎么办,心存希望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