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数字校报 >> 正文
数字校报

200期,坚守与嬗变

发布时间:2012-11-30 15:48:05      作者:马发洲 曾瑞生   发稿排行榜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报》创刊于1991年。21年来,校报翔实地记载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声音和足迹,成为学校不断发展的最好见证。她是全校师生的喉舌,更是仲恺师生交流的平台。

摸索前行21载

从1991年12月创刊的第1期,到2012年8月出版的第200期,在近21年的时间里,校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留下一个又一个迈向成熟的脚印。

1991年12月,仲恺的第一份报纸诞生了。首期校报确定了四个版面的内容。一版是要闻版,主要编排我校党政类的文章。四版“香苑”作为文艺副刊,编排师生的优秀来稿,飘逸的“香苑”二字和艺术类的照片、插图等为副刊增添了浓厚的文艺气息。

校报的发展是一段摸索前行的曲折过程。以报头为例,自创刊以来共出现过多次改动。首期校报出版时,报头居于左上。到了第2期时,在报名右侧多了一排“院名为王震副主席题写”的竖排文字。从第1期到第120期的报名均采用原国家副主席王震题写的“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字样,其中,第105期到第120期还在报名的右下角加了“王震敬书”四个字。2005年及2007年,报名分别因广东省报刊出版相关要求及学校更名两度变更,最后采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报”的新报名,使用至今。

在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过程中,校报迎来了一次华丽的转变——2008年由四开四版扩为对开四版。在纸张上,扩版后的校报采用新闻纸,而不是此前的普通纸张。校报在形式和内容上更为成熟,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以校报扩版作为分界,可将校报分为初期及现期两个阶段。初期校报从创刊到第152期,是校报的诞生、摸索阶段;现期校报从扩版的153期至今,是校报的发展、壮大阶段,校报从开始的不成熟、欠规范逐步发展成为了现在月发行几千份的靓丽“名片”。

读校报 明校史

岁月如歌,奏响了一曲曲自强不息的华美乐章。一期期校报,一篇篇报道,如歌般细诉仲恺“历经艰难困苦,信念始终如一、精神传承不止,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光辉历程。

校报虽然只有21载的青春,却传承着仲恺的精神。从1927年农工学校建立,在抗日战争中五迁校址,到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于1954年春更名为“广东省仲恺农业学校”。从198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再到如今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报记载了学校苦难而辉煌的历史,让仲恺精神在峥嵘岁月里薪火相传。

对于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校报更是最好的见证。从南区公寓的破土动工,到白云校区一期工程落成,校报见证着仲恺历史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抗击“非典”到本科评估,校报忠实地记录着仲恺人的奋力拼搏;从社团初建到社团文化节的百家争鸣,校报不断书写着仲园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2008年,是我校不平凡的一年。学校捷报频传,喜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校名的变更,标志着学校步入农工并举的崭新发展时期。由时任院长崔英德教授等人共同完成的“新型多功能保水剂生产与应用技术”项目荣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实现了我校这一奖励零的突破。

白云校区的建设,是仲恺历史上的新起点。美丽的帽峰山下,一张宏伟瑰丽的蓝图徐徐展开,仲恺的拓荒者用坚毅慎重的笔画勾勒着她的轮廓。从新校区的奠基,到曾宪梓教学楼、杨钊杨勋实验楼破土动工,再到学校一期工程落成典礼,校报记者多次前往白云校区,采写了《白云校区奠基典礼隆重举行》(第150期)、《一张白纸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第159期)、《校董铜像揭幕仪式在白云校区举行》(第193期)等稿件。校报记录了白云校区的成长历程,记录了仲恺人攻坚克难、奋力突破的曲折历程,记录了仲恺人用辛勤和汗水凝结硕果的历程。

弘扬廖何精神

作为一所纪念性高校,廖仲恺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何香凝的办学宗旨是学校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是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源头活水。校报始终以弘扬仲恺精神,繁荣校园文化为己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廖仲恺何香凝纪念活动的专题策划报道。如在第44、45期中相继刊发何香凝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的专题报道,包括:消息《纪念何香凝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我院举行》、纪念文章《卖画办学 忠心报国——何香凝创立仲恺农工学校的经过》、资料《何香凝先生生平事迹简介》等,寄托了全校师生对何香凝先生的思念之情。

二是加强对廖仲恺何香凝理论研究的报道。校报多年来陆续刊载了《廖承志与香港回归》(第33期)、《王震与廖家两代人的深厚友谊》(第147期)、《何香凝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第149期)等大量研究廖何的文章。于2005年廖仲恺先生诞辰78周年之际开辟专栏,凝练仲恺精神和校园文化,广大校董、校友、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反响热烈,踊跃投稿。校报择优刊发了《仲恺文化建设与校训之我见》(第114期)、《从何香凝的治学特点看我校的办学传统》(第116期)、《简析仲恺文化特质》(第125期)等文章。以校报扩版为契机,开辟“廖何研究”专栏,刊载了《何香凝先生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创建与发展》(第153期)、《辛亥革命时期的廖仲恺》(第185期)、《论廖仲恺与广东地区的国共合作》(第188期)等文章,为进一步提高校报的思想理论深度和价值做了有益的探索。

三是加强缅怀廖仲恺革命精神、追思何香凝办学遗志的文艺作品的组稿约稿。2007年4月,为庆祝建校80周年,校报陆续刊载 “我与仲恺”征文活动部分获奖作品,比如:《我眼中的廖仲恺铜像》(第135期)、《走近何香凝》(校庆专刊)等,抒发了师生员工热爱学校的赤子情怀和对学校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

书写师生风采

校报以希望与梦想的浓墨重彩,记载了仲恺人拼搏与奋斗的轨迹。

提到从仲恺走出的杰出代表,我们不难思索出前国家农业部陈耀邦部长、转基因牛羊之父曾溢滔院士这样响亮的名字。但在仲园也有一群人,大部分校友平凡却不渺小,在自己的领域默默地耕耘,绽放着光芒。“现实、踏实、朴实、求实”,这就是仲恺人的特点。

2005年11月份校报(第120期)上一篇题为《种田“三剑客” 骄傲仲恺人》的报道,让我们记住了三个名字——杨学成、汤文辉、蔡志矿,还有他们艰苦创业、扶助农工的感人事迹。“三剑客”于2000年6月毕业于我校现代农业与工厂化生产专业,2001年7月如约辞掉高薪工作北上英德开始创业。“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辛辛苦苦建起的菜园遭遇风灾,一下损失30多万元,一度几乎扼杀了他们的梦想。在英德市科技局和望埠镇政府的帮助下,3人又在庵山村另起炉灶,搭建大棚种植蔬菜,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南方网在对他们的报道中称赞:“3个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的故事,对正在为择业而奔忙的毕业生或许有所启发。”

“广东高校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两大世界最顶尖学术刊物论文为零的时代正式终结。(2005年3月16日《南方日报》)”。终结者之一正是时任我校园艺园林系副教授的王英强。为了研究黄花大苞姜的开花的现象,他搬到鼎湖山一住就是20多天,在悬崖峭壁上进行全程观察。经历两年的野外考察和研究,最终确定黄花大苞姜的授粉机制是含油液体在光滑物体表面的本身物理性质决定的。他在《自然》上发表的论文——《一种全新的自花授粉机制》向世界诠释了一种有趣的、过去亿万年未被人类发现的植物自花授粉现象,这种新型的自花授粉机制对植物科学研究有着里程碑意义,也再次证明了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的法则。第109期校报的报道,记录下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兴宁下堡镇救山火牺牲的英雄唐洪胜、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长篇手机小说”——《城市猎鸟》的彭海亮……仲恺85年来播下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仲恺师生共同在校报上书写仲园的历史。

笔墨飘香,一纸风行载辉煌,千里之行始足下。200期只是办报历程中的一小步,200期代表着一个新的起点。站在新的起点上,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校报将继续以笔为犁,深耕仲园热土,虔诚记录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情未了 下一条:大事记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