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数字校报 >> 正文
数字校报

我对仲恺精神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3-11-22 11:03:37      作者: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蔡瑞燕   发稿排行榜 

2012年4月23日,学校举行了主题为“弘扬仲恺精神,促进学校发展”的研讨会,纪念廖仲恺诞辰135周年暨校庆85周年;2003年陈至立给仲恺师生的题词是“弘扬仲恺精神,培育‘四有’新人”;2004年周铁农的题词是“弘扬仲恺精神,办好纪念大学”;各级领导、高校同行,只要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历史有所了解认识的,没有不对她的传统优势和独特文化资源赞叹的,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值得弘扬和赞叹的仲恺精神?即作为仲恺人,究竟应该继承什么、传承什么、发扬什么?什么是我们真正引以为傲的传统优势和历史资源?

仲恺精神,作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传统优势和独特文化资源,应该具有我校的独特性,是历史性与时代性、传承性与创新性、源与流的高度统一,在内涵上应该包含廖仲恺思想的最精华之处、何香凝艰苦创校矢志继承和发扬的廖仲恺遗志和始终不渝要达成的目标,也是代代仲恺师生可以不断学习、受到熏陶和滋养、能深深扎根于代代仲恺学子心中的精神遗产和历史资源,是我校校园文化源源不断地传承与发扬的特有的文化基因。也就是说,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或某个校长头脑里自生的,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长期相互影响、融通、积淀下来的。大学精神是一个学校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是一种精神文化,是超越、整合多方面文化资源的结果。

同时,仲恺精神又要具有不断地促成仲恺校园特色文化形成,使廖仲恺、何香凝先生的精神遗产既具有时代意义,又是实现价值的酵母,滋养代代仲恺学子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家园,并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鲜活的标本、具有顽强生命力和现实意义的精神内涵。因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社会亚文化,其核心表现为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本质上是一个学校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每个学校都是不断从自身的文化因子或资源中提炼智慧精华,才能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质、展示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并通过学校师生不断理解认同而变得清晰,相沿成习,得以不断传承和强化的。从仲恺农工学校创办开始,廖仲恺、何香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事迹就受到仲恺学子的景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最有特色的资源和最核心的传统元素,这也是学校校史的原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汲取智慧。”仲恺精神应该是我校文化智慧的源头。

我们把仲恺精神凝炼为:爱国奋进,勤奋求实,忠贞廉洁。

一、爱国奋进是廖仲恺思想的精神内核,也是他的思想精髓,是何香凝艰苦创校的精神动力。

爱国奋进是廖仲恺、何香凝先生的精神内核,他们是公认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邓小平给廖仲恺铜像的题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廖仲恺先生像”,杨尚昆给何香凝座像的题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何香凝先生像”,马万祺的题词是“仲恺香凝爱国,科技教育兴农”。廖仲恺是与他同时代的民主革命家群体中的卓越代表,为了爱国救国、谋求爱国强民的中国近代化目标而投身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近代化先驱孙中山领导的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革命大业,先为推翻清廷、创立共和制度而斗争,后又为捍卫共和国而奔走,艰难顿挫,备尝艰辛,甚至在第二次护法期间因陈炯明叛变而身陷囹圄。当民主革命新阶段到来时,他满怀激情地探索,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论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传播了唯物史观,为孙中山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大政策的确立、宣传以至促成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实践,都是孙中山最忠诚的战友和最得力助手,他一直实践着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服膺真理、唯善是从、奋进不已。

何香凝作为廖仲恺的同志、战友和伴侣,与他并肩走过了几乎完全相同的道路,同样体现了爱国奋进的精神。在廖仲恺壮烈牺牲后,她继承和发扬了他未竞的事业,甚至为了继承孙中山、廖仲恺的事业、维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为了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平等地位而与国民党当权者决裂,在上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中国风雨飘摇的二十几年间,她个人生活尽管遭受了极大的坎坷和艰难困苦,但她矢志不移,不断奋进,坚守她的理想信仰。她革命历七十年,是中国共产党最真挚的朋友,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她全部的智慧和心血。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从创校时期的艰难起步,抗战时期五迁校址坚持办学,新中国又历经文化大革命的劫难,困难重重,但仲恺人爱国爱校、团结奋进的品质没有变过,坚持办学,改革开放时期又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好时机,开拓创新,更上层楼。86年的发展史,学校为社会革命和经济建设输送大量人才,体现了爱国奋进的仲恺精神。

二、勤奋求实是廖仲恺的思想作风。

勤奋求实是廖仲恺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他具有勤奋实干、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不畏困难、迎难而上,踏实推进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为革命事业始终勤勤恳恳、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如果说孙中山是个理想主义者的话,就可以说廖仲恺是个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坚定执行者和实干家。

何香凝勤奋努力,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虽然历经坎坷和各种风雨,但从不停歇。她始终坚守政治理想和信仰,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从实际出发,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先是紧随孙中山、廖仲恺之后,与他们站在一起,并肩战斗,为革命事业竭尽全力,后在两位伟人巨星陨落后,为孙中山新三大政策的落实而奔走呼号,在各种努力都无果后,毅然决然地跟右派当局决裂,宣布辞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职,继续以普通党员的身份捍卫孙中山、廖仲恺的理想,继承他们的事业,而且以自己所能即绘画艺术,勤奋耕耘,她创作时间长达70年,直到92岁高龄仍在作画。辞职后,她绘画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能通过卖画创办仲恺农工学校培养工农子弟、扶贫帮困、救灾救难、帮助和教育广大劳工妇女、救护与慰问前线抗敌将士等等;而且始终以她的政治威望、高尚人品和坚定的左派立场,联合、团结左派爱国民主人士,以各种方式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主张,谴责右派当局的倒行逆施,为实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和新中国的建立而努力奔走。

何香凝创办仲恺农工学校并担任学校职15年,提出“注重实验,扶助农工”的校训,不好高骛远,不追求单纯的高深学理,而立足于培养有真才实学的实用人才,呕心沥血,成效卓著。仲恺的代代学子,学习、继承和发扬了廖仲恺、何香凝先生勤奋求实的作风,历代毕业生都具有鲜明的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农工的求实、朴实、踏实、勤奋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服务精神充沛,胼手胝足,勤劳操作,在社会公共事务、农村农业科技服务展开,已成为仲恺学子的精神气质和突出特色。新任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具有优良传统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更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勤奋实干精神、求真务实精神的教育。

三、忠贞廉洁是廖仲恺的思想品德。

廖仲恺毕生忠诚地为人处事,廉洁奉公,二十多年主财政工作,历任几十种党政军要职,死后家无余财,两袖清风。忠贞廉洁是他的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作为一位革命家,廖仲恺的忠贞集中表现在:始终忠诚于孙中山及其革命主义与党的事业,毕生追随与支持孙中山革命到底,对他尽力而诚信。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对孙中山完全一样,都可以说是一次见面,即为折服,终生都是他的忠实信徒,从来没有任何懈怠和消极过;他无限忠诚于革命事业,恪守自己的职责,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任劳任怨地做革命工作。某个时期,他身兼十几个党政军方面的要职,为了履行职责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有时不能兼顾,就果断地辞掉像广东省省长这种在一般人眼里很有“油水”的职务,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廉洁奉公,甚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孙中山逝世、廖仲恺牺牲后,何香凝为了忠贞于革命事业、为了忠贞地守护孙中山新三大政策和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理想,为了继承廖仲恺的遗志,她不顾个人得失,始终以“民国13年的党员”身份,坚持国民党改组后的新三大政策,与国民党右派当局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即使个人生活清苦艰难,也拒收蒋介石派人专门给她送去的巨款。

何香凝说廖先生具有“忠贞、勤奋、廉洁、沉毅、果敢”的品质,邓颖超则强调“廖仲恺、何香凝先生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建树了光辉的业绩。他们坚持原则,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廉洁奉公,不断进步,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是高尚的,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作为仲恺学子,应该学习和发扬廖仲恺、何香凝忠贞廉洁的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应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我读高分子 我是培训员 下一条:《廖仲恺故事》获人文社科优秀图书奖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