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数字校报 >> 正文
数字校报

何香凝从爱国出发,达至真善美的境界

发布时间:2014-10-14 17:10:32      作者:蔡瑞燕   发稿排行榜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何香凝的名字在今天依然受到赞美和敬仰。她早年与丈夫一起追随孙中山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她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的现代画家,晚年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世界上大凡伟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追求真善美。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不断地给他前进勇气的就是真善美,他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何香凝的一生,近一个世纪,跌宕起伏,却始终不改“真”的政治理想、求“善”的高尚情操和求“美”的个人修养。她爱憎分明,真诚正直,坚守政治理想,爱民扶弱,潜心创作,在动荡困顿的岁月里留下了大量的绘画、诗歌作品和政论文章。她是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前进的,并且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地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不断创造出真善美的结晶和成果。

从二十世纪初叶开始,她与丈夫廖仲恺一起投入了推翻清王朝的伟大革命运动,追随孙中山为反对军阀进行护国、护法运动;在孙中山、廖仲恺晚年思想实现新飞跃、制定和实践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大政策过程中,何香凝则成为其中的重要一员。在孙中山、廖仲恺两位巨星陨落后,她成为他们的思想和事业的忠实继承者、捍卫者和实行者。在各种困难与挫折面前,她没有倦怠,不曾退缩,她总是在黑暗中看见光明,在绝望里找寻希望,多次的磨难锻造强化了她本就坚韧的性格。她坚守孙中山的主张,坚信中国人民一旦团结一致,中国就可以迅速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封建主义的压迫,并实现中国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获得中华民族自由平等的国际地位,中国人民就会实现独立民主富裕的生活。所以,她为谋求中国人民、各党各派的团结合作,不断地奔走呼号,为争取各方力量团结一致,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她非常愉快地感受到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奋斗目标已经一一实现,老当益壮,“人生又从七十开始”,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在侨务等多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成为新中国侨务政策和事业的重要奠基者、开拓者,被誉为“华侨慈母”。何香凝始终坚守理想,不断向前,成为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坚持真理的智者。

为了实现她的革命理想,何香凝一直坚持以“民国十三年党员”的立场,胸怀大爱,以扶弱济困的仁者情怀,组织、领导妇女运动、贫病儿童救助、战地救护、慰劳和慈善募捐,救助身处水深火热、深陷战火之中的前线将士及其遗族。从同盟会时期为革命需要“夫人学婢女”开始,她怀着中国传统儒家人本主义的济世情怀,不断地依靠自己的能力和道德行动,把劳苦大众的冷暖悲苦放在心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成就了一首首慈爱关怀、大爱无痕的赞歌,表现出她“仁者”爱人的形象。

为坚持真理和实现她的理想目标,美术成了她的革命武器和工具。她为了做好革命工作需要而走进美术学校、接受美术教育。而当爱好艺术、颇有绘画天赋、勤奋过人、情感丰沛的何香凝,沉浸在绘画艺术创作之中,并以绘画作为她斗争的武器、表达她的内心感受时,绘画也成了她重要的生命存在方式。在她的创作活动和作品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她“形而下”的济世情怀,即从艺术形式中体现出明确目的性,她用画笔革命、谋生、救济、扶伤、办学,她大半的时间作画、赶画,都是为了募捐;又可以看出作为“形而上”的精神存在,“寻画本”的敏锐与沉湎,消解了她几多对俗世“深沉”的忧伤与烦恼?使她内心的爱恨情愁找到了寄托,让她在风云变幻的社会现实中有了精神家园。她用猛虎吼狮、傲雪寒梅、松柏菊等绘画题材,表达自己强硬不妥协的个性、以非常决绝的态度捍卫自己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仰,见情见性。而她大量的传世画作精品,则是她“立德、立功、立言”的集中体现,在她的作品中,有真正的勇敢、坚守和彻底的悲悯,她很好地用她的作品说话,直接或委婉地表达她的希望、祈愿、关切、爱、柔情、无奈、苍凉与愤怒……另一方面,各种激烈的情感又成为她不断创作的动力和灵感来源,成就了她许多艺术精品,所谓“痛苦出诗人”,应该就是这个道理,也成就了她创造美的事业,也成就了她著名美术家的名号,使她成为名符其实的美的使者。

何香凝九十四年跌宕起伏的人生,与二十世纪重大历史事件有着密切的关联,辛亥革命、国共首次合作、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创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中,她始终循着自近代以来中国几代仁人志士为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主线,在每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做出自己的判断、抉择、行动,并由此对社会历史进程施予影响。可以看出,她对真理执着追求,对人民胸怀大爱的情怀并付诸行动,对创造美的事业孜孜以求,她用艺术表现美,在美中使真与善得到了升华,使真理得到确认,使对人民大众的仁爱、慈悲得以实现,而真与善,又通过美的形式得以流传和不断地受到肯定。正如美学家李泽厚所说:“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这里才有了真正的渗透、交融与一致。理性才能积淀在感性中,内容才能积淀在形式中,自然的形式才能成为自由的形式,这也就是美。”本书在真实地呈现和描述何香凝真善美思想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评价她在革命、慈善、艺术领域的贡献,以及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的关系,并对她的思想体系进行概括和提炼,得出何香凝是真善美的化身、她的思想就是真善美融于一体这个结论。

不少史学研究者认为何香凝没有多少思想,因为她没有专门的理论著作,没有系统的思想,在她不多的著述中,大部分都是时效性很强的、对当时发生的具体事件的个体性回应和系列的纪念性文章,停留在动员令式的口号这个层次。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何香凝有思想体系,因为很简洁,看起来没有长篇宏论,但实际上她的“大道理”一条也不少,这就是她的政治信仰和她一辈子都坚持的真理。她经常是论从史出,讲求理据,她的许多政论性文章、著述,语言通俗,具体生动,材料丰富,充满了各种经验之谈并极富论争气息,以此反复宣传孙中山的新三大政策,从正反两方面经验论证必须坚持三大政策的理由,从思想到付诸行动,显示出很强的逻辑力量和思想深度。她不是专门的理论家,加上大半生坎坷,没有系统的理论著述,但她把脚步和思考都留在了中华大地上,她真善美融于一体的思想体系处处体现在她的革命实践、艺术创作和社会活动之中。

何香凝与世纪同行,从她的思想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二十世纪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脉络,她不断地随着时代起舞,可贵的是她总能勇立潮头,保持进取和昂扬的精神状态,一个世纪,不曾懈怠过。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她的文章和行动,就是她时时刻刻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表达当下的感受和担当,她是名“斗士”,性格顽强率性刚直,充满斗争精神,而“斗士”却没有成为“烈士”,得以以94岁高寿享尽天年,虽然有些偶然和运气的成份,但更多是因为她对真理的坚守、她道德上的仁爱对她的保护,就算右派当权者想对她不利,但还是要顾忌她的支持者——广大民众。她自己变成更丰富更健全的个体,具有崇高威望、道德示范和人格魅力,“德不孤,必有邻”,在她周围凝聚了大批各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团结一致,共同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这不是偶然的。

全书的展开,阐明了何香凝怎样由一个叛逆、性格刚强的少女,在艰难顿挫、混乱纷争的二十世纪,为民主与共和、团结与和平奔走呼号,成长为一位伟大女性、著名革命家和美术家,彰显出她独特的女性形象和人格魅力。她创作了真善美的成果,达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成为真善美的化身,“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给后人留下了具有永恒价值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

(本文摘自《何香凝思想研究》“前言”,文字略作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何香凝思想研究的创新成果(代序) 下一条:从花卉世界走出的追梦人 ——记89届校友郑志民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