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孙中山和廖仲恺的关系的研究相对来说要薄弱一些。但孙廖这样经历了20几年的关系,这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诚挚、最持久、最崇高的天作之合。廖仲恺先生对孙中山来说先后经历了学生、助手、继承人等等这样角色的转换,而且他们两人的惊人之处很相似。我觉得他们两个人爱国若命的报国情怀,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范,百折不挠的奋斗意识,这些都是成就了他们为民主革命鞠躬尽瘁,这种高尚的革命品格成就了他们从平民到伟人的功业,也为我们后人建树了令人仰止的精神丰碑。孙中山和廖仲恺的爱国情怀跟别人不一样,要多一个层次,也就是海外华侨商人。廖仲恺是海外出生的,孙中山是13岁就去海外学习,所以他们有共同的海外经验,也就是外国人怎么欺负中国人,这种关系恐怕他们在小时候已经就经常听到。在廖仲恺先生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教育他以后要报国,这个是在海外这一层体验是比一般人要深刻要深沉,这是内因。还有一层是孙中山和廖仲恺目睹了一些事实,应该说,他们的爱国情怀比一般人要更加深刻炽烈。孙中山是第一个在近代中国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廖仲恺在1903认识了孙中山以后,他被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气魄以及感染力所感染,所以他一路就跟着来了。
第三,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范,孙中山在选择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这个问题上是与时俱进的典范,廖仲恺跟随他来做民主革命。特别是十月革命之后,他觉得十月革命是个空前之举,并看到了许多前景。他在农民运动上做演说的时候,他提出,我们如果不能解决我们自己的解放,我们一定要跟帝国资本主义者战,如果不能打推资本主义者,不打退国内的军阀,我们就不能唤起民众。他从把这个组织农会的事情跟资本主义,跟帝国主义对战联系起来,在当时这个思想也是很超前的。当时的思维起向在我看来是与时俱进,还是一种典范。
第四,百折不饶的奋斗意志。廖仲恺的人生的常态是屡败屡起,他在不断失败中继续探索,不懈奋斗。孙中山逝世以后,廖仲恺作为继承人,是孙中山三大政策坚定不移的捍卫者,所以他被暗杀,也就是因为捍卫了孙中山三大政策的路线才献身的,所以在这一点,他在24年不仅是孙中山出色的助手,战友,骨干,而且后来是他坚定不移的继承者,在这一点我就说,他跟孙中山都是鞠躬尽瘁。廖仲恺过世以后,后人把他的灵枢葬到中山陵的陵侧,与孙中山一起长眠,刚好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也就是在中山大学的旁边,我们觉得,这两个地方,为两位伟人做出来物质的纪念已经是有目共睹。我们今天来宣传,来研究廖仲恺,就是要继承他的精神,为我们振兴中华做努力。我在评点孙中山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平民可以成为伟人,关键在于造化,孙中山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孙中山出生于平民,一生为了平民,他的三民主义、国民总统、民主革命都与民字相连,并为之鞠躬尽瘁。我们要跟这两位伟人学习,我们要弘扬伟人的精神,让伟人精神永生,陪伴着我们的事业继续发挥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