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学四年,一眨眼便走到了尾声。有人会怀念,那年稚嫩的自己,手中的篮球就像自己的梦想,完美弧度跌进篮筐,肆意着青春的潇洒;有人会难以忘怀,曾经的图书馆,那些考研日子里夹杂的自信与煎熬,自己对自己说要坚持,不能放弃;有人会时常记起,那数不清的日日夜夜,相伴四年的兄弟姐妹,有拌嘴,有吵闹,但在最艰难的日子依旧相互陪伴。又是一年灿烂的夏季,又是一年毕业季。
昨天,那些回忆满满的地方
大学四年的生活里总免不了磕磕碰碰,那些青青紫紫的痕印,而今却烙成了青春里最美好的回忆。
农学111班的耿蔓一是过来人。即将要离开承载自己四年青春的校园,蔓一对白云校区长长的校道和海珠校区后门的珠江边也是感触良多,这些地方都容易让人放下情绪的包袱。的确,当你放下一直忙碌的事情,漫步于校道或江边,然后每一缕路过的风都将拂轻你的脚步,让你的心回归到平静。
有一个只属于蔓一同学的“小黑屋”。在考研的暑假,她担心自己在家不可以好好地复习,于是就把自己关在一个“小黑屋”里——她妈妈单位的宿舍。那里没有网络也没有闹市的嘈杂,她每天都会准时去那里一个人默默地看书。就是在这个“原始”的小黑屋里,她度过了虽艰辛但充实的两个月。一个学农学的本科生,终于凭借着自己的那份坚持、努力与好心态,克服各种困难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的金融专硕。
走过的路难忘,停留过的地方难忘,一直呆着的社团也最是难忘。
“我在校学生新闻中心成长过,大学四年没白过。”农学专业应届毕业生陈希桐直白而自豪地说道。
大一进入校学生新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摄影部,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大二,成为白云摄影部部长。大三,他满怀自信当选中心副主任。尽管看到了中心发展的缺陷,也决心要把它建设得更好,但是从副部到主任、从执行者到决策者的角色转换,让当初的他有过一段最难熬的时间。而且,大三的专业实习比较多,花在中心上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对减少。有时候由于主任团沟通少,所以出现摩擦。但是大家依旧团结,意见不合,就出来聊。有时从晚上7点到12点,废寝忘食,只为想出一个最好的方案。大家互相交心,互相鼓励,不管做对与做错,都勇于说话。
“因为我们团结,所以能一次次度过难关。”他说。“团结”,是他在采访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
当被问到“为什么你会把中心看得如此之重”时,他脱口而出:“感恩。感谢中心不仅教会我摄影技术,更教我怎么做人。有才有德的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作为一名学校新闻摄影记者,我一直的追求就是拍摄好每一次活动场面。我要求自己时刻记住使命,有责任、有担当,每一次拍摄争取比上次更好。摄影的严谨性、完美性也让自己在生活上的要求更有追求。”
“汗流浃背行于摄,可为人生添亮色。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有时间常回中心看看!”这是他写给师弟师妹们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