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
革命老区旺冲村,抗日救亡立巨勋。
众民团结齐杀敌,击退日寇保家园。
我校一行人经过一个下午的参观与了解,纷纷表示此次外出采风意义非凡,受益良多。此行中,将书诗画摄影艺术与革命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共拍摄了几十幅有关的照片,并创作了十几首诗词,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本次江门市新会区采风活动圆满让大家都有了满满的收获。
后记: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的不仅仅是各位为了中国的和平不畏牺牲、艰苦作战的革命英雄,更是学习发杨他们的革命精神。如今,我们处于着和平而美好的时代,更要时时刻刻谨记历史,学习革命英雄的品质与精神,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为此而存在的。岁月变迁,而历史的教训从不会远去,所有充斥着鲜血和硝烟的抗争都在宣告着民族的尊严,也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傲气。

图① 眼前这位温文慈祥的老人名字叫陈华琪,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保家卫国的行列。说起旺冲村的斗争史,今年91岁的他,依然思路清晰如数家珍。
诗曰:
温文尔雅九旬翁,历练枪林弹雨中。抗日救亡先士卒,智勇双全立奇功。
身任分团秘书职,运筹帷幄笔如锋。倾囊筹建交通站,新台中山三线通。
乔扮儒商巧联络,“白皮红心”乡政从。执铎教坛当校长,聚集群贤播火种。
不管风云多变幻,成竹在胸自从容。(方焕谋)

图② 94岁的陈国恩老人,17岁参加抗日自卫队,谈起当年抗日事,豪情依旧薄云天。
诗赞:枪林弹雨透血腥,抗日沙场一老兵。
镇魔重擞当年勇,试问何妖再敢侵。
(劳庆强)
又赞:眼前老人器宇轩,意气风发话当年。
参加抗日自卫队,狙击日寇勇当先。
古有抗倭戚继光,今有平民手提剑。
大义凛然人敬重,民族气节代代传。
(邹志云)


冲村曾建有八座碉楼。这座北碉楼,是当时共产党人陈华钜组建的“旺冲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部所在地。

冲图强小学原址(陈公祠)是旺冲的革命基地和摇篮。抗日时期(1938年—1942年)共产党员陈华钜任校长(兼抗日民主政权旺冲乡长),先后有一批共产党员在该校任教,培养了一批青年先锋分子和青年党员。

楼墙上,敌军进攻时留下的弹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