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霖 男,1927年生,广东人,离休前是国防科工委特种装备部部长(副军级)。
刘国霖1934年考上仲恺农工学校。在校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热血沸腾的刘国霖受到何香凝校长坚持抗战的精神激励,离开母校,毅然走上了抗日第一线。辗转到陕北后,1938年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八路军敌军工作干部学校助教,129师政治部敌工部科长。他的著作《一个“老八路”的回忆》主要是描述这一时期教育改造日俘,争取觉醒的日俘加入反战同盟,在前线参加瓦解敌军的工作。
试看刘国霖在一段《日军碉堡前的喊话》的亲历其境的精彩追述:
1943年秋季,我军开展“政治攻势”。为配合这次行动,我们和反战同盟商议,决定开展几次对四分区潞城县一带比较突出的日军碉堡喊话,并决定由我带领两位盟员到四分区去。
……
在一个深秋的夜里,我们随部队到达老顶山碉堡附近,约在夜10时左右,我们就进到离碉堡三四十米的一处凹土上隐蔽,在月光下可以看到碉堡。部署妥当之后,我用手示意镰田(日人反战盟员)开始喊话。这时镰田就对着喇叭唱起了日本一首民谣。过了一会听见碉堡内有点骚动的声音,于是镰田就喊:“喂,我是镰田,是以前和你们在一块的镰田。你们都很好吧”!“啊!是镰田!”碉堡里的人似乎吃了了一惊。“是啊!是镰田!”“怎么?听说你给八路军俘虏以后吃了苦头哟!”“没有的事!那全是胡说!我们负了伤以后,八路军把我的伤治好,照顾得很好。我现在全好了。八路军讲人情,真是好部队。我今晚来,就是想给你们说说话的!”…大约说了20分钟,碉堡里有人大声喊:“镰田!你来得好,进碉堡来和大家喝上一盅吧!没关系!”……这次喊话成功……当我们到比较远一点的也是36师团的部队喊话时,情况就变化了。我们一喊话,碉堡内就问:“谁?”“是日本人反战同盟的,今晚来和你们说说话,不要开枪!”对方一听是反战同盟就立刻“叭!叭!叭!”射击。按照我们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绝不还击,喊话也停下来。过了十多分钟,射击停止,我们又喊话,对方又开枪射击,还发射了掷弹筒。我就和部队说:“不喊话了”。于是撤退下来。后来我们从别的俘虏口中得知,我方上次喊话在日军许多人中已经传开,日军为此下了命令,如果遇到我方用日语喊话,一律射击,不准士兵答话。
刘国霖在仲恺农工学校读书时,学的外语是日语,加上毕业后勤奋自学,完全掌握了日语和听、说、写。所以,与日俘虏打交道,开展敌军工作就成为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专长,并成为开展敌军工作的精英之一。
刘国霖不仅自己写了回忆,还把伪华北行政学院教授铃木传郎著的《当了俘虏去延安》几万字的回忆翻译成中文,合并为《一个老八路和日本俘虏的回忆》一书,在抗日战争胜利五十五周年之际出版。这是很有意义的。
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刘国霖从国防科委离休之后,致力于中日友好工作。1998年11月,应邀出席在日本早稻大学国际会议厅召开的“日中战争时期在华日本人反战活动国际研讨会”。他在大会上讲了当年八路军对敌工作和日本人反战活动。特别是用日语讲述他带领反战同盟盟员对日军碉堡喊话的情景时,获得听众的热烈掌声。
刘国霖为“仲恺”学校争光,为祖国争光。是“仲恺”学子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