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毕业典礼上,毕业生合影留念。南方日报记者 许舒智 实习生 朱琦 摄 |
凤凰花开,骊歌飞扬,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年,广东高校预计有97万名毕业生奔赴人生下一站。从四面八方来,踏入校园时青春稚嫩、朝气蓬勃,恰同学少年;到五湖四海去,走出校门时意气风发、风华正茂,渴望成为社会栋梁。
连日来,在毕业典礼上,师长们纷纷为即将踏出校门、迈上新征程的学生们讲好“最后一课”,鼓励他们立志、拼搏,为他们送上温情告别。
与时代同行,立志做大事
毕业,是人生新一程的出发。立志,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与民族的事业之中。这是师长们给毕业生上的最后一课,也是新出发的第一课。“中山先生说过‘立志做大事’,这是我们中山大学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标杆。”毕业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校长高松寄语14419名毕业生,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无论顺境逆境,襟怀不失高远,无论大事小事,责任永担在身,努力做一个满怀理想、志向坚定、知行合一的有为青年。”
暨南大学今年有9400名毕业生走向五湖四海。校长宋献中叮嘱学生们,将来无论走向哪里、走得多远,都要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今后在任何岗位上,都要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履行好每一项职责。”
“毕业时节,随处可见你们拍照留念、畅叙友情的身影。我知道,你们在以这种方式告别自己留下最美年华的校园。”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嘱托学生们要胸怀“国之大者”,争当强国建设的生力军,争当时代变革的弄潮儿。
“守护人类未来健康应当成为你们毕生的追求。”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为毕业生送上“博、大、精、深”四句嘱托,希望学生们不仅成为合格的医学从业者,更要成为未来中国乃至世界医学事业创新发展的参与者和引领者。
“你们是我以校长名义签发录取通知书的第一届毕业生。”广东海洋大学校长潘新祥勉励毕业生,以青春“小我”书写强国“大我”,与时俱进,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酸苦甘辛咸交织方为人生
在广州医科大学毕业典礼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1971年他回到广州工作时,“坐在医院诊台的一张破凳子上,头上的风扇快要掉下来。我就想,要通过努力改变这个现状”。他勉励毕业生,不要到了一个地方就不满意,应该好好干,通过努力创造新的天地,让单位往前发展。
“酸苦甘辛咸五味交织方为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用中医药的“四气五味”,鼓励同学们勇敢面对人生路上的“升降浮沉”,解决前进路上碰到的“疑难杂症”。王伟说,成功从来不是钱权名利,它是实验中的灵光乍现,是救死扶伤的一抹微笑,是从迷茫徘徊到下定决心的坚定步伐。
“刚毕业必然会碰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要拿出接续奋斗的精气神,勇于接受社会实践的历练。”今年,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叮嘱毕业生,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要重实践、干实事、求实效,以努力拼搏实现新突破。
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邱学青鼓励同学们勇于突破成长的天花板,拿出“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拼搏精神,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创造新业绩、取得新胜利。廖明履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还不到两个月。在毕业典礼上,他说,要以“自找苦吃”的劲头,把双腿扎进强农事业的沃土里,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
“要摒弃骄娇二气,敢吃苦、会吃苦、能吃苦。”今年4月起,马卫华担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他希望毕业生以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答好“人民之问”。
6月30日,南方科技大学毕业典上,原汕头大学党委书记姜虹首次以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的身份出现。她鼓励毕业生,在新的学习工作中锐意进取、再创佳绩,早日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想家了,就回来吃饭”
今年,不少广东高校通过打造特色舞台、举办青春歌会、定制专属纪念品等方式,给毕业生们留下一份特殊的纪念。
暨南大学毕业典礼上,理工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李克银抱娃上台,校长宋献中一手接过孩子一手为他拨穗,呈现可爱一幕。李克银说:“希望我的小孩长大之后,能够跟着我的脚步一起继续做科学研究。”
“我爱你,中国,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典礼上,毕业生齐声高唱《我爱你中国》,展现青年爱国之情,现场很多学生湿了眼眶。
一届一届的毕业生走出校门,他们将拥有新的身份,但母校的谆谆教诲将伴随他们一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向每位毕业生赠送专属纪念品——“报君知”。“报君知”为一款定时器,其设计灵感源自一种用铜或铁做成的环“虎撑”,是游医郎中行医的标志,寓意一种约定、信任。
广州大学为毕业生送上专属校徽和“未来可期”金属书签,校徽背面刻着每位毕业生的姓名和学号,独一无二。该校还推出毕业免费套餐,包含诸事顺心、蒸蒸日上、鹏程万里等寓意美好的菜品以及定制毕业可乐。
“想家了,就回来吃饭!”珠海科技学院今年赠送每位毕业生一张纸质饭票,每张金额20元,可永久保存。毕业生今后无论何时返校,都可使用这张饭票就餐。
在今年毕业季实现约定
过去三年,许多学生因为疫情原因未能返校参加线下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很多学校郑重承诺,择期补办。今年毕业季是实现约定的日子。
“好多人突然碰到熟人,然后惊喜地拥抱,这种感觉真的很好。”7月2日,暨南大学面向2020—2022届毕业生补办学位授予仪式,2021届企业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代志勇说:“当我走进会场,看到‘愿你归来仍是少年’的标语,突然有了更加从容向前的勇气。”
“收到通知时万分激动,算是给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了句号。”广东海洋大学2020届毕业生宋亦男是返校参加学位授予仪式的往届生之一。
4月2日,华南师范大学3000多名2020届毕业生从五湖四海赶来,奔赴这场迟了3年的青春之约。“当年大家匆匆离校,没有学位授予仪式,心中总有些遗憾。”作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教育科学学院叶巧怡毕业后到西藏支教一年,如今又回校继续深造,“这次终于可以和昔日同学再次拥抱,一起体验拨穗仪式”。
(刊登于南方日报2023年7月3日A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