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新华号
http://my-h5news.app.xinhuanet.com/xhh-pc/article/?id=eba6f59e-ac5f-4e6f-bf30-d8a361450d05
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视觉、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推动我国各个领域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6月18日下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线举办了“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学术报告会。

本次学术报告会邀请了智慧农业、人工智能、5G等方向的专家、学者,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所诸叶平二级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智慧农业》期刊执行主编)、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学院院长邹涛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张通教授(广东省杰青)、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助理孙为军副教授、天津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同海教授5位专家进行演讲。报告会由仲恺农业农业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仲恺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双印教授主持。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石河子大学、天津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共计150余名师生和部分企业代表线上参加,另外来自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李景彬教授、广东科技报副社长刘雷、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刘洺辛、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曾立华、天津农学院张航博士、山东工商学院杨焕海博士等省内外专业领域人士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学术报告会开始前,刘双印首先对前来出席报告会的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师生们介绍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及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办学和科研情况。随后,5位专家进行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汇报。
邹涛教授的主讲题目是“工业智能控制中的优化方法与实现策略”,他分别从工业智能控制的适用范围、技术体系、及应用策略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最后介绍了大型空分装置的自动变负荷协同优化控制的典型应用。
诸叶平二级研究员主讲的题目是“智慧蜂业研究与应用”。她首先介绍了精准农业技术体系,接着讲解我国蜂业发展现状及其蜂业面临的问题,然后讲解了智慧蜂业内涵、关键技术研究热点难点,最后介绍了3D智慧蜂场典型案例。
张通教授主讲的题目是“基于脑电波和文本的情绪识别与应用”,他从基于脑电波的情感识别、基于文本数据的情感识别、情感分析及其应用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实现机器可以“看得清、读得懂”揭示数据背后的情感类型,在精神状态评估等智慧医疗和智慧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刘同海教授主讲的题目是“机器视觉技术在动物信息提取方面的应用研究”。他介绍了猪脸识别、猪的行为识别、种猪体温与发情识别、肌肉脂肪及背膘检测、生猪生长检测等机器视觉在动物信息提取方面的应用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力推动了畜禽福利养殖的快速发展。
孙为军副教授主讲的报告题目是“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他介绍了工业互联网是新基建中的数字基建,概述数字基建在数字经济的作用,阐述工业互联网的内涵,分析工业互联网如何赋能中国智能制造,最后介绍5G如何与产业进行融合以及所在团队这几年在5G+工业联网融合应用的案例。
专家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踊跃提问跟演讲教授进行了交流。通过本次学术报告会,与会师生对于5G、AI等新一代信息科学前沿技术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次活动反响热烈,一方面加深了与会师生对于5G、人工智能在蜂业、畜禽业、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智能控制等领域的了解和认识,一方面促进了学术交流,特别对学生和青年教师起到重要的激励和鼓舞作用,为他们的学习、研究指明了方向。
本次学术报告会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主办,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石河子大学现代农业机械兵团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兵团工业技术研究院、天津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省高校智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产品安全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仲恺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联合承办。
主持人介绍:
刘双印,博士/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石河子大学绿洲学者讲座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仲恺青年学者特聘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术带头人,广东省高校智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农产品安全大数据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广州智能工程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计算机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评专家,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科技特派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负责人等。
主要研究方向:长期致力于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化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和市厅级项目10多项,主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项目30多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多篇。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软件著作权40多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产学研创新奖优秀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2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