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仲恺 >> 正文
媒体仲恺

农民日报:新农科,何以兴农?

发布时间:2024-07-14 10:26:46      作者:赵艺璇   图片:   发稿排行榜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24-7-9

新农科,何以兴农?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生进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路演。 资料图

新农科,何以兴农?

在海南大学乡村治理专业“认知教育”课上,学生在帮助农户晾晒咖啡豆。 资料图

新农科,何以兴农?

北京科技大学万向元教授在实验室为学生授课。 资料图

新农科建设启动五年来,高等农林教育的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科间的壁垒被打破,产教的结合更紧密,从入学到毕业,育人的过程内外合力、上下连通。

6月21日,中国农业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体育馆内,工学院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的23名2020级本科生盛装出席,享受着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这是全国第一批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拥有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农学与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知识体系,善于从农业装备工程专业角度发现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技术问题,有望促进我国农业装备工程技术与智能化水平提升。这些学子的成长成才,是过去五年间我国新农科建设成果的缩影。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要求,对广大师生予以勉励和期望,他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

而就在此前的两个多月,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齐聚浙江安吉余村,共同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以下简称“安吉共识”),决心扎根中国大地,创新发展新农科,掀起高等农林教育的质量革命,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紧接着,新农科建设“北大仓行动”启动,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新农科建设北京指南工作研讨会召开,设立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让新农科在全国高校全面落地生根。“三部曲”唱罢,新农科建设的征程就此开启,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

带着育人兴农的使命,五年过去,新农科建设之路走得是否顺利?未来又要如何行进?对此,记者展开了探究。

专业“上新”,学科结构优化

新农科究竟“新”在哪里?

“对新农科建设‘新’的认识需要跳出对农业、农业科学和农业教育认识的传统思维框架,新农科体现的是农业新的发展方式背景下的教育转型。”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认为,伴随着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农业领域正在向基因化、数字化、工程化、绿色化、营养化加速转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布局,这导致现代农业所依赖的学科知识日益综合化,农科研究对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重大变化。“新农科是面向未来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产业发展趋势,以新一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传统农科专业,实现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能够支撑引领农业创新发展的农科教育。”曹志军说。

那么,新农科建设要从何处开始?调整专业是第一步。

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引导涉农高校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人才,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指南》共设置了包含生物育种科学、生态修复学、智慧农业、食品营养与健康、乡村治理等在内的12个专业,涉及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专业领域。

同年11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涉农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专业的调整、优化、升级与新建,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

此后,各类涉农高校快速响应,新农科专业仿若雨后春笋。

中国农业大学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方向,五年来申请设立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兽医公共卫生、土地科学与技术和生物育种5个专业,皆为全国首创新农科专业,在全国涉农高校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山东农业大学扎根农业大省,新增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科学、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兽医公共卫生、食品营养与健康等7个专业,其中前3个专业实行“本研一体化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的交叉创新卓越人才。

不只传统农林院校,其他类型的院校也在积极入局。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契机下,海南大学反应迅速,成为改革热潮中的一朵浪花。2023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海南大学乡村治理专业成为全国首个本科层次的新农科专业。乡村治理系于2023年8月正式成立,同时面向海南籍生源开始第一批招生。

“乡村治理专业是要培养掌握管理学、农业经济学、涉农法学、社会学、农林技术等多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三农”服务意识、党建能力、公共责任、法律意识和创新精神,能适应乡村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高素质“三农”管理专业人才。”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乡村治理专业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基层培养管理干部和致富带头人,毕业生可以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涉农公共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

记者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发现,基于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北京农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开设了生物育种技术专业,南京林业大学新增生态修复学专业。云南农业大学新增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全国乃至全球首个开办咖啡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点,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培养具有咖啡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及工程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跨界”,教学模式升级

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北京科技大学也有农学专业。

“安吉共识”提出,要开创农林教育新格局,就要走融合发展之路,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五年来,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医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其他专业类院校,在新农科建设上都有进展。这看似跨界的组合,实则正是新农科建设的要义所在。

今年5月,北京科技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公布,《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新农科”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获得特等奖,这让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农业研究院院长万向元很是欣慰。“这标志着我院在新农科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对我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说。

面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变革,北京科技大学将目光聚焦在了生物育种领域。几年来,生物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聚焦生物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中的“卡脖子”难题,培育孵化出“新农科”相关的23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奖,培育出了87名“学农、知农、爱农、为农”的优秀研究生。

工科类高校怎么建设农科?“要用工业化思维解决农业问题。”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卫冬给出了答案,“也就是要破除传统农业观念,把工业领域的工程化技术、解决方案、组织方式等引入农业领域科研、教学、实践全过程,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从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于学校的工科优势,研究院积极与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开展合作,通过合作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联合培养研究生,不断提高研究生在新农科交叉学科领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

据了解,研究院的教师拥有多元的学科背景,涵盖生物育种、智慧农业、食物与健康、农业经济等多个领域,首先在师资配置上实现“农-工-信-管”多学科交叉。“2023年,我们新增了作物学硕士点,将作物学与生物、信息、自动化、机械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在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技术、种质资源等领域形成了3个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学科方向。”万向元说。

对于地处广东省广州市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来说,“农”与“工”的交叉融合早有传统。作为一所地方类农林院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粤东、西、北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秉承“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精神,在新农科建设中定位明确,经验颇丰。

“我们根据不同类型的农林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结构,设立跨门类专业选修课程,实现农工交叉、理工融合、文理渗透,同时强化教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务部部长周玲艳告诉记者。

此外,实践项目和科研合作也是农工融合的重要抓手。例如,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面向智慧农业,将农学、畜禽、食品与信息化结合,研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产业中的融合应用,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叉学科知识,增强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

马冈鹅属广东省“四大名鹅”之首,而传统马冈鹅养殖存在数字化水平低、疾病率高、过度投喂等问题。对此,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李锦慧博士指导学生团队创新性提出“名鹅慧养——基于‘物联网+’的马冈鹅育种周期养殖平台”项目。“我们构建了水禽体量估计、行为识别活跃度监测、深度学习产蛋率预测、多源数据融合环境预测四大核心算法技术,能够使马冈鹅养殖饲料利用率提高约15%,产蛋率提升约30%,养殖成本降低约15.8%,经济效益提升约25%。”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郑建华表示。

“我负责的工作是将我们的核心技术进行转化,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在马冈鹅育种周期养殖平台上,养殖户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掌握马冈鹅的生长情况,获取环境数据。一旦算法模型识别出了鹅的异常情况,我们就能通过平台提醒用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损失。”团队成员之一、2021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陈粤涛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得2024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广州工行”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在江门、汕尾等地的鹅厂广泛应用,用户口碑良好。

作为全国农林教育改革的“排头兵”,中国农业大学的传统涉农专业改造升级力度位居全国先列。学校创新性开展“大课制”改革,构建持续迭代更新的方案内课程体系,设置大类内外选课制度,强化跨学科思维与能力培养,打造“高整合、重基础、重前沿”的特色硬核大课,拓展综合素质广度,挖掘交叉融合深度,提升专业能力高度。

实践“加码”,产教结合紧密

“安吉共识”中指出,各涉农高校要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协同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一批区域性共建共享农林实践教学基地,让农林教育走下“黑板”、走出教室、走进山水林田湖草,补齐农林教育实践短板。

近五年,科产教的融合日益紧密,课堂的定义逐渐多元,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农林学子在田野村庄、山川湖海的见证下成长,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怀着对“三农”事业的憧憬,赵一琦成了海南大学乡村治理专业的第一届学生。今年春天,包括她在内的474名大一学生奔赴海南各地,深入乡村基层,开展为期近两个月的“认知教育”课学习。“我上课的地方是昌江县十月田镇的农业服务中心,镇长作为校外导师,带领我们学习解读政策,到各村庄开展调研。通过课程学习,我体会到了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也对自己的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赵一琦向记者分享起自己的感受,认真且坚定,“乡村建设需要具备系统性、专门性知识的人才,以后我想从事相关的工作,为乡村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专业在乡镇政府、涉农企事业单位组织建立‘三个一百’工程,即联系百个基层乡镇组织、签约百家涉农企业、聘请百名优秀校外实践指导老师,为培养新农科人才搭建优质的实践教学平台。”海南大学乡村治理系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学生还会参加涉农企业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农村社会调查实验、乡村规划设计、乡村治理专业综合实训等实践教学。

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生到企业学习,企业家到校上课,已经成为常态。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与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基因”)合作,共建了仲华基因科技产业学院,依托学校植物保护、作物学重点学科,生物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特色优势专业以及华大基因产业和科研平台优势,面向生物农业产业链,解决种业等现代农业“卡脖子”技术需求,创新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双方共商培养计划,共享教学科研资源,互派教师,共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具备现代农业与生物育种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招生办主任刘磊安表示,通过高校教师到企业担任高管、企业家到高校教学授课等方式,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接触到企业的实际运营和管理,提高实践能力。

“当烘焙温度控制在80℃至90℃范围时,绿茶香气、滋味品质得以显著提升,而色泽无显著变化,所以低温冷藏后烘焙处理绿茶是可行且有效的。”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专业毕业生王鲁萍站在台上,自信满满地汇报着自己的毕业课题。

6月初,山东农业大学的11名2024届本科毕业生来到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泰山茶溪谷,参加“2024届山农学子茶产业课题研究毕业汇报会”。他们围绕茶树种植管理、茶园新型肥料研发、茶叶病虫草害防治、优质茶叶加工以及茶叶包装、销售全产业链,提出了优化解决方案。

今年,山东农业大学创新推出“产区选题-产区实施-产区汇报”的毕业论文设计和考核模式,鼓励学生提交练就兴农本领的毕业论文和厚植爱农情怀的毕业汇报两份毕业答卷。依托产区进行的毕业汇报也在全校20个学院中开展,涉及蛋鸡、小麦、花生、烟草等多个产业,遍布齐鲁大地各个角落。

“我们结合毕业生毕业设计,从选题的科学性、研究的创新性、成果的实用性、效果的显著性、推广的普及性以及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等方面,在产业产区做出回答,正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表示。

任重道远,改革仍需发力

可以看到,新农科建设启动五年来,高等农林教育的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科间的壁垒被打破,产教的结合更紧密,从入学到毕业,育人的过程内外合力、上下连通。

以往,农科专业大都围绕产业和科学对农业生产的细分进行设置,学科被划分为种植、植保、土壤化肥、园艺等细分专业。师生们在各自的领域“单打独斗”,且与实际生产经营的结合不够,科研成果难以应用,人才在乡村也扎不下根。

“如今,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农林院校专业优化调整的主要方向,新农科学科专业布局不断调整。同时,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曹志军说。

更直观的成果则体现在学生身上。

“经过教育,很多学生对农业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能够勇敢地拥抱这个行业。同时他们具备了更多元、更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到了社会上也更有竞争力和发展潜能。”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与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文俊感受颇深,“即便行业还是那个行业,企业还是那些企业,但人变得不一样了,故事也会不一样。”

放眼全社会,农学的热度也正在提升。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近年来第一志愿报考率每年提高10%左右,录取平均分数超一本线的差值每年上升8至9分,生源质量逐年提升。今年5月,上海市教委宣布将理工农医类本科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在《百度热搜·2023高考大数据》中,农业工程专业位居热门专业搜索热度攀升榜第二名,较上年增长43%。

虽有成效,但现实的困境仍然存在。

从大背景来看,与工学、医学、人文社科门类相比,农学的社会关注度还不够高,直接影响了生源质量和就业形势。同时,一些地方院校在科研投入、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短板,获取经费难度较大,不利于高层次人才引进,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具体到新农科建设而言,整合教学资源、平衡各方利益、重构评价体系,都是高校将要面对的问题。

目前,食品营养与健康、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生物育种科学等新兴跨学科专业势头向好。“这也意味着,如何推动跨学科专业建设成为下一阶段深化新农科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曹志军认为,涉农高校需要进一步推动这些新兴专业建设,破除新专业建设中“宽而不深”“跨而不融”的问题,真正实现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

未来,这场改革要如何推进?当下,有更多思考正在汇聚。

6月29日,“引领新农科建设再出发”暨《安吉共识》发布五周年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旨在进一步明确新农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推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再上新台阶。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认为,新农科面临的挑战可以归纳为情怀、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育评价5个方面。农业学科发展策略和思维模式或许也需要调整,视角应当由“内向外”转变为“外向内”,依据社会经济与产业的实际需求,设计布局专业和培养方案,避免闭门造车。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志强也谈到,新农科建设要紧跟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上,要直接反映这些需求,“我们的教育模式必须跟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实践中的变革,通过体系化、实践导向的教育,使学生能快速适应并引领行业发展。”

同时,也有更多力量正在加入。

6月11日,宁波现代农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一所“背景强大”的学校——由浙江万里学院携手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5家单位合作办学,共同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学院计划自2025年开始招生,并设定了清晰的发展目标:以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和生物工程等学科为基础,在未来五年加快新农科建设、培养服务农业农村基层的紧缺人才,计划培养本硕博学生1000人以上。

正是高校招生季,又有一批学子满怀赤诚,决心耕耘“三农”沃土。未来的高等农林教育会给出乡村什么答案,让我们拭目以待。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羊城晚报•羊城派: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师生赴清远佛冈汤塘镇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下一条:南方+、广东教育头条:仲恺组建328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与丰顺、佛冈等结对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