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至23日,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讨会在新兴龙山农业推广技术中心顺利召开。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周超雄、农学系全体教师及植保系主任韩群鑫和冯岩等老师参加会议。研讨会由谢振文教授主持。

经过两天激烈讨论,初步形成了植物生产类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框架。在讨论中,谢振文教授首先就农学、种科、植保等专业本科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接地气的实践互动才能让农业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生产,而现在正在进行的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相对零散,无法满足学生对作物整个生产管理过程的参与和实践,更无法满足农业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他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各个专业应该结合各自特点,展开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的合理架构,学生管理应该结合新模式提出相应的管理细则及保障体系。随后,农学系、植保系老师分别结合专业特点,提出了各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框架。周超雄从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做了补充发言,他指出要加强对“3+1”模式下的学生管理研究,特别是要加强“1”期间的学生安全管理和纪律管理,如何把“1”做扎实,做出特色,是我们应该下功夫研讨和实践的。最后,陈青春就本次会议做了总结,并对后续工作做了部署安排:1、各系结合各自特点,总结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2、整理思路,向学院汇报,并促进专题研讨会召开;3、开展调研,加强与企业、实践基地对接,落实2016级植物生产类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