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树立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增强时代责任感,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于9月5日至8日,在谢勇等老师的带领下赴韶关市仁化县开展为期4天的野外实习技能训练。
本次实习训练,资环学子抵达仁化县金喆园农业示范基地,了解了关于仁化谢柚的生长特点;走进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观摩了天然奇石阳元石和阴元石;登上“天下第一奇石”阳元山,俯瞰锦江水;参观了双峰寨红色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特色农业保障民生福祉
9月5日,秋雨如烟,金风送爽,资环学子来到广东省柑橘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金喆园。在这里,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了仁化蜜柚的种植周期及生产工序。在不同的月份需要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严谨缜密的种植程序,使得出来的蜜柚品质更优、价值更高,让消费者能吃到更鲜美的蜜柚。下午三点,同学们来到仁化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该项目于2021年开展,是由我校实施检测的试验点,通过监测绿色种养循环、粪肥和有机肥施用,达到增产增收、提质增效、化肥减量、地力培肥的目的,为科学评价试点实施成果、探索绿色种养循环方式提供数据支撑。指导老师潘晓莹指出:利用有机肥代替无机化肥,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种植出更优质、更高产、更营养健康的作物。

鬼斧神工展现锦绣山河
9月6日-7日,资环学子们走进中国红后公园丹霞山,观摩了天然奇石阳元石和阴元石,登上“天下第一奇石”阳元山,俯瞰锦江水。也看见了许多奇观异石,像额岩、通泰桥、蜂窝状洞穴、一线天等,不禁令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谢勇老师和罗亲普老师也分别讲述了丹霞山地质地貌特点及丹霞山的植被多样性,包括19个群系和26个群丛。同时,同学们也在此进行了土壤取样 ,以检测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之间存在的区别。随后,在丹霞山博物馆,同学们也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丹霞地貌的知识。丹霞地貌形成过程复杂,时间漫长,且岩石往往是红色砂岩,质地不够坚硬,一旦破坏则很难恢复甚至无法恢复。万山红遍映丹霞,丹霞是中国的自然瑰宝,保护丹霞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宣传丹霞文化,普及丹霞科学知识,让丹霞遗产得到保护。同时,也号召前来游玩的游客们能够爱护环境,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不破坏丹霞山上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

革命史馆传承红色基因
9月8日,资环学子们参观了凡口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开展地质研究和普及地学知识。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峰寨,缅怀抗敌历史,致敬革命先烈。1928年,反动派的炮火肆无忌惮地侵略了双峰寨,双峰寨保卫战就此暴发。“双峰保卫感天地,四百英魂壮烈凋。后起青年多励志,传承堡垒党旗飘。”青年党员阮啸仙带领仁化人民奋起反抗反动势力,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历史不经意的邂逅,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红色资源真正走进青年学子的内心。通过此次参观见学,同学们情感上受到了冲击、心灵上得到了净化、灵魂上产生了触动。呼吁广大青年学子应该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扛在肩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英明不朽、浩气永存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本次野外实习的机会,不仅让资环学子更加深刻地学习掌握了所学专业的知识,也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山登绝顶我为峰”,登山并非一定要登顶,而是要努力拔艰涉险,就算最终未能成功也于心无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明白了合理分工、团结协助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这里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在党的领导下,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下,祖国一定会被建设的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