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于2020年12月获批为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单位。为切实推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抓实见效,学校印发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并于2021年11月2日召开“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对“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作广泛动员和系统部署。
(学校召开第九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会议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推进会)
厘清工作思路,着力探索育人新路径
将“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作为学校育人方法、育人模式和治理体系的一次深刻变革,明确了“3+6+5”的改革思路(即“3个坚持”的工作原则、6个工作举措、5项重点任务),并将“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细化为7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69个三级指标、85项具体举措的施工图。
学校各基层党组织严格按照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把学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巡视整改成果转化为“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工作取得成效的坚实保障,积极当好分内工作“主角”和分工的“配角”,把握工作进度,坚持改革创新,切实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不断探索育人新路径。
明确工作内容,积极构建育人新格局
坚持以党建引领为关键、以全域覆盖为核心、以育人成效为实质,着力在“健全党委统领育人全局的体制机制、构建思政工作全面融入的育人制度体系、建立育人要素联动的协同机制、优化以育人成效为导向的评价机制、确立育人责任落实的常态检查督导机制、完善全方位育人保障机制”六个方面用功、着力,以推动形成可转化、可复制、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完善“点线面”结合的“三全育人”立体工作格局。
坚持“五育”并举,重点实施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和劳动教育淬炼五个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培养专业素质优良、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紧盯通识教育体系的完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专业教育改革、产教科教协同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正确劳动观的养成等工作重点,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学院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课堂与社区之间等的协同联动,实现多点发力、贯通融合,在落地、落实、见成效上做足文章。
聚焦关键环节,全力营造育人新生态
把握“突出政治引领,筑牢组织堡垒”“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工作基础”“聚焦‘盲区’‘断点’,注重精准施策”“完善育人体系,形成有效机制”等“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不断深化广大教职员工“育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增强“三全育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以“示范党建”为抓手,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和育人育才对接融合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党团群组织协同育人的组织优势;以制度建设贯穿始终,科学创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办法、第二课堂思政教育方案等工作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三全育人”实践创新;以问题为工作导向,破解“基层党组织调动党员发挥育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学校“三全育人”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十大育人体系”的改革创新为根基,加强实践探索、形成有效机制,推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持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