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仲夏,凝聚青春力量;
投身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盛夏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摆脱了新冠疫情的阴霾,“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在广东、湖北、河南多地,进乡村、进社区、进果园结合专业特色积极投身基层实践,围绕产业振兴、生态发展、乡村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
一、发挥专业特长,助推产业振兴
8月7日,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宣星村红色旅游服务队在冯梅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从化宣星村进行为期4天的实地调研活动。团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宣星村闻名的红色建筑——刘氏祠堂进行测量考察,最终设计出符合宣星村实际的祠堂改造方案。
宣星村坐落于从化云台山下,面积约5平方公里,辖下有6个经济社,总人口1590多人。村民以种植荔枝、蔬果、外出务工、农家乐旅游收入为主。宣星村具有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全国首个“中国红色旅游文化村”,并建有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氏宗祠是古村落的代表性建筑,也是广州解放的最后一场战役——云台山战役的解放军临时指挥部。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大门旁有精巧的灰塑和流传的民间传说壁画。
团队在参观云台山战场遗址,走访当地村民后,决定将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村内建筑规划当中,结合宣星村的历史文化、产业模式、道路规划,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得出最终的祠堂改造方案,将测量数据和设想方案绘制在图纸上。新方案在不改变祠堂外部特征的情况下,充分考虑祠堂与当地红色文化融合、内部功能分区、视觉美观度等需求,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除了宣星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还在河源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8月13日至14日,农业农村短视频服务团队与新时代乡村红色文化短视频服务队在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尧优生副教授、冯梅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河源市和平县,对和平县的猕猴桃的产销成果进行调研和短视频宣传工作。
13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和平县青州镇山角乐农场调研,受到了和平县水果研究所所长刘忠平和农场负责人赖炳泉的热情接待。据了解,山角乐农场位于和平县西南部,地处九连山腹地,大部分山地海拔800米以上,是万绿湖水源之地,素有广东小西藏之称。在采访过程中刘所长介绍,和平县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猕猴桃生产种植基地,作为东江水果产业带的特色水果,“和平猕猴桃”现已成为和平县果农发展山地经济的“致富果”以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赖炳泉则表示,今年是他带领山角乐人一起在家乡种植猕猴桃的第24个年头,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州人,他会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坚定不移地将和平猕猴桃不断地发展和推广下去。
视频采访结束后,团队利用航拍无人机等新媒体现代设备对山角乐农场的全貌和猕猴桃等农产品了拍摄。
据悉,团队将使用新媒体形式,借助短视频推广“和平猕猴桃”,有助于解决农户销售渠道较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助力滞销农产品拓展销路,为盘活生鲜农产品产业带做出贡献。
二、开展主题调研,助力生态宜居
为展现粤东地区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面貌,支农兴农短视频服务团队于7月20日前往汕头旦家园村开展调研。
旦家园是一个有五六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旦家园”的“旦家”(疍家)一词,就是历史上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统称,也是汕头市第一批人居环境建设示范点。
团队通过调研了解到,旦家园依托“竹笋”做足文章,旦家园的竹笋是当地的特色农作物,以口感清脆甘甜而远近闻名。旦家园的农户们每天5点多拿着铁锹来到竹林挖笋。除了售卖至农贸市场以外,这里的竹笋也是当地“竹笋宴”的主角。旦家园竹笋特色菜众多,有笋粿、笋饺和清甜炒笋等。做菜的竹笋现挖现做,鲜美无比。结合环境清幽的竹林,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寻味。通过种植竹笋,农户每年的收入可以达到5万多。
除此以外,挖笋留下的竹叶、笋壳,可以制成天然肥料,施灌在竹林里循环利用,在竹林里养鸡,鸡啄食土里的虫子,产生的鸡粪又给竹林提供天然肥料,提高养分利用率,最终打造出种养一体的生态循环。据了解,旦家园里的生产建设基地,都采取了类似的种植模式。
在调研后,团队同学们纷纷表示,旦家园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将“笋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这对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具有着重要意义。
三、开展防疫宣讲,推进有效治理
作为疫情中心,湖北省受新冠疫情影响非常大。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升村民防控意识,2020年8月,馨系农心小队来到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宋闸村,开展疫情防控专题调研与宣讲活动。
团队首先走访了宋闸村党支部,了解疫情期间村中的防疫措施、防疫故事。据悉,宋闸村共有党员七十余名,多数为退伍老兵,党员同志们在今年疫情中挺身而出,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巨大力量。面对疫情当中个别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村干部没有丝毫怨言,积极沟通,耐心劝解,最终做通村民们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毅力也让村民竖起了大拇指。
随后,团队队员们走上宋闸村街头,与村民进行访谈。村民们对于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表示肯定。在疫情期间,村支书与超市积极协调,由超市集中送到村,村送到户,使得村民的日常生活有所保障。疫情稳定后,当前外地用工需求较少,相比往年的经济收入是有所降低,所以大家在家附近企业就近就业,同时努力发展副业,农产品有玉米、小麦、莲藕等,其中莲藕销量最好。除此之外,村民们在池塘中饲养河虾,也是重要的副业之一。
队伍还参观了村中的公共活动中心、卫生室建设,走访了村里的老人和党员,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送上日常生活用品。为了提高村民的防控意识,在村里的同意下,同学们在村中张贴了防疫知识宣传海报。
经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艺设学子,他们将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向坚守工作岗位的“逆行者”和“志愿者”致敬,用艺术的力量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四、感受年画魅力,弘扬非遗文化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短视频激活非遗文化生命力,7月25日,乡村文化产业调研服务小队前往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一条街进行调研。
朱仙镇年画源于民间,原为辟邪门画,经历代艺人之手,朱仙镇年画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崇神意识,反映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扶正祛邪、爱憎分明的思想情感。
本次行程最值得一提的是,实践团队成功采访了河南老字号“天成老店”的老板,木板年画传承人尹国全老师。他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产地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唯一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还为《朱仙镇尹国全木版年画集》题写了书名。
据尹国全老师介绍,“天成老店”的年画没有受到国画和外来绘画笔调的影响,它不染脂粉勾勒古朴协调,人物形象逼真,加上植物颜料炮制调色,印出的年画色泽鲜亮、浓重经久不退,故而受到了中外木版年画爱好者和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以及收藏。
木板年画虽然璀璨绚丽,但其配套产业仍相对落后。一方面,从事行业和经营者大多为个体户,缺乏规模集群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年画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假冒伪劣现象突出,这使得正统木板年画的发展备受冲击。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不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优秀文化后继无人的情况。好在随着国家重视,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画产业正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次的采访拍摄任务,团队成员感受到朱仙镇木版年画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小队成员纷纷表示,会将这次的调研经历铭记在心,认真整理,用专业知识,为木板年画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带来更美好的将来。
五、总结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的同学们充分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为当地做了力所能及的贡献。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更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后浪们”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