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轻工食品学院联合国际教育学院在白云校区21栋听能活动室成功举办第九期“食”代沙龙活动。本期沙龙以“国际交流与本土实践:食品人的新知与发展”为主题,旨在引导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班)学生明晰学业规划、树立行业理想、强化使命担当。轻工食品学院党委书记刘胜洪、院长曾晓房、党委副书记吉燕,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敏姬、国际教育科科长吴慧珊以及食品国际班大一至大三4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由吉燕主持。

沙龙特邀三位嘉宾联袂开讲:深耕食品微生物学前沿、由国际教育学院资助赴新西兰访学归来的学院生物工程系副主任梁景龙博士;心系母校、以产业报国回报桑梓的优秀校友、广州仲农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鹏云;专精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敏姬。三位嘉宾分别从国际前沿、产业实践与学业路径视角,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知识盛宴。
梁景龙博士以在新西兰林肯大学的访学经历为主线,分享了其在课程体系、科研模式与文化交融方面的深度观察。他剖析了林肯大学注重实践应用、紧密衔接产业的课程设置,指出其与我国推进“产教融合”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通过亲身参与海外顶尖食品微生物课题研究的经历,梁景龙生动阐述了国际科研合作对于突破创新、提升关键领域科研能力的重要价值,并鼓励同学们勇于拥抱跨文化挑战,为将来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夯实基础。
梁鹏云结合自身从仲恺学子到企业掌舵人的奋斗历程,深情回顾了母校的培养之恩,并以“仲浓”品牌的创立与发展为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食品人的家国情怀与产业担当。他系统梳理了中国食品行业从“生产导向”到“安全导向”再到“营养健康导向”的演进历程,深刻指出创新驱动是破解当前行业发展瓶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他誓言将继续依托与母校共建的产学研平台,聚焦“岭南特色”与“药食同源”,将“一瓶酸奶”做成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的“可持续事业”,其扎根本土、实业报国的情怀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
刘敏姬聚焦国际班学生的成长需求,系统介绍了学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提供的全方位支持体系,包括雅思考试中心、联合培养项目、专项奖学金及语言培训资源等。她通过展示优秀毕业生案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国际化教育绝非简单的“出国”,其根本目的在于“更快地成长”与“更好地回归”。她勉励同学们要苦练内功,拓宽视野,将个人学业规划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成长为既具备全球竞争力、又满怀乡土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期“食”代沙龙的成功举办,是轻工食品学院联合国际教育学院强化价值引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活动有效打通了“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学业指导”与“理想抱负”之间的壁垒,为国际班学生指明了“扎根本土、放眼全球”的成才路径。学院将继续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着力培养更多能够勇担时代重任、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卓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