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24日,民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支部组织乡村振兴专家团队赴韶关乐昌市梅花镇开展“寻根华南教育历史根据地,助力红色乡村产业振兴”主题活动。
智慧汇聚:共谋“百千万工程”发展新篇
23日,支部专家团队与梅花镇领导班子在镇政府开展“民盟助力梅花镇产业振兴,推动‘百千万工程’”专题座谈会。镇人大主席黄志斌详细介绍了梅花镇发展现状与挑战,民盟韶关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曾敏青、东莞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陈润伟分别介绍了民盟组织及驻镇帮扶工作的成效与规划。民盟仲恺支部主委臧莹安教授系统阐述了支部服务“百千万工程”的总体思路与项目进展。民盟仲恺支部副主委张续勐教授、伍仲平博士作为仲恺驻梅花镇科技特派员,重点汇报了团队在梅花镇的科技帮扶与产业孵化成果。座谈会上,盟内专家们聚焦梅花镇资源禀赋,在特色种养、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供应链以及新媒体营销渠道等方面提出了系列前瞻性、可操作性建议,为当地产业振兴汇注了强劲的智力动能。

赓续血脉:红色基因铸就帮扶初心
座谈会后,支部专家团队参观了梅花镇大坪村红色文化展馆以及村落红色遗迹,共同回顾了红色革命时期大坪村村民与红军军民一心的抗战事迹,瞻仰了文奎楼、文昌阁等历经战火洗礼的革命旧址,此行不仅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更坚定了民盟专家团队以党为师、服务三农的坚定信念,增强了参与统战特色乡村振兴驻镇帮扶的决心和信心。
薪火寻踪:研学基地激荡家国情怀
24日,专家团队与当地民盟盟员共赴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参观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和工学院旧址、亚南书舍、玉清书舍等,深刻体悟了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师生在深山里延续国家文脉、培育复兴人才的崇高使命。这条浸润着学术报国精神的“大学路”,极大地激发了全体盟员传承先辈风骨、以科教赋能乡村的时代责任感。
凝心聚力:统战优势赋能山乡蝶变
本次“寻根”之旅,是民盟仲恺支部积极践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服务国家中心大局的切实行动。通过将革命精神洗礼、教育文脉传承与乡村产业振兴深度链接,本次活动在挖掘活化华南教育抗战遗址独特资源中强化盟员的政治共识与历史担当,在探索“统战+文化+产业” 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中为梅花镇产业规划提供精准的智力支持,充分彰显了民盟作为参政党在凝聚智慧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中的独特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