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省委“1310”具体部署落地生根以及“百千万工程”工作稳步开展,切实做好对乡村产业振兴“头雁”的回访工作。4月28日,贸学院副院长张眉、科学技术部副科长施校宇率领研究生团队前往汕尾市海丰县,对“头雁”学员陈斯霖的海丰县昊成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及多家农业企业开展调研,聚焦农业产业升级、校企合作及乡村振兴实践,与企业代表深入交流,探索产学研融合新范式。
海丰县陶河镇科来蔬果种养场负责人刘志达围绕园林荔枝产业与乡村振兴需求展开讨论,提出以政府支持为依托、以合作共赢为路径,打造“美丽乡村”的发展构想,为县域农业生态化发展提供新思路;和信生态农业总经理张爱民强调农业闭环运营的重要性,提出通过与农场合作社共建整体运营平台,推动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协同。该企业联合轻工食品学院开发火锅菜、预制菜等深加工产品,挖掘历史文化打造文创品牌,以“产品差异化+故事营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农业产业链延伸提供了创新样本;阳光之宝生态农牧凭借传统酱油产业的大豆加工设备优势,积极向植物蛋白饮料、豆制品等多元化产业转型。当地政府同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常态化对接机制,邀请高校科研团队深度参与全产业链技术升级,为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注入科技动力;妙荔现代农业园总经理郑健成分享了荔枝全产业链运营经验,包括深圳农场申报、果园标准化管理、电商直播溯源营销及新品开发策略。

作为“头雁企业”,海丰县昊成种养专业合作社在广东省三年行动计划座谈会中展现了标杆作用。陈理事长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详细介绍了合作社在新品种推广、技术帮扶、产销对接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在调研过程中,张眉与企业负责人及技术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询问了企业在生产、研发等环节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她表示,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专业人才,希望通过此次调研,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未来,导师团队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以文化挖掘、电商赋能、供应链优化等为切入点,致力于帮助“头雁”学员所代表的企业实现更快发展,进而持续推动农业效率提升、农民增收致富,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仲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