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未来可期。6月15日上午,学校分别在白云校区和海珠校区举行202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6798名本科毕业生、575名硕士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挥别母校开启新的人生旅程。党委书记宋垚臻,党委副书记、校长廖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海燕,党委常委、副校长肖更生、田允波、林俊睦、张文峰出席典礼。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参加典礼。典礼分别由田允波、张文峰主持。

上午8时,伴随着毕业生们热烈的掌声、热切的目光,毕业典礼正式开始。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宋垚臻和廖明分别代表学校向全体2023届毕业生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和最热烈的祝贺,向见证毕业生成长成才的老师和家长表示诚挚感谢。
宋垚臻带着全体毕业生回顾了大学四年携手走过的光阴,大家在仲园共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等重大历史时刻,共同见证了祖国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和历史性成就,每一个人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盛。对即将奔赴新的人生征程的毕业生们,宋垚臻勉励大家:一要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要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应有理想;二要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书本学、向他人学,在实践中学,带着问题学,练就过硬本领和提升综合素质;三要勇于担当,锤炼“能吃苦”的坚毅品格。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以实干担当书写时代华章,把自觉为社会奉献青春、热血和汗水作为应有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四要接续奋斗,积极践行校训精神。要始终秉承并积极践行“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精神,继续发扬“踏实、朴实、求实、务实”的优良作风,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廖明为毕业学子们送上母校的期盼和祝福,他寄语广大毕业生:一要“坚守仲恺底色,勇担强国使命”。这个底色来自于廖仲恺先生、何香凝先生的“精神不死”的不屈奋斗和融入骨血的爱国热情,希望大家能够为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贡献全部的精力和智慧。二是“把握时代机遇,扎根强农事业”。农科的同学们可以在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中大展拳脚,工科的同学们可以在现代设施农业中大显身手,理科、文科、经管和艺设的同学们可以在互联网+、旅游+、文化+乡村新业态中大有作为。勉励同学们以“自找苦吃”的劲头,把双腿扎进强农事业的沃土里,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用青春奋斗书写精彩人生。三是“不畏风云变幻,过好幸福生活”。应对“未来世界”挑战的最好办法,便是增强本领、保持镇静且不吝付出。廖明以近日来“风云变幻”的天气状况作比喻,笑谓即使昨天疾风骤雨,今早的毕业典礼便已是天晴日朗,真正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勉励同学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要始终信念不减、不断向前,母校仲恺将永远是毕业生们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港湾。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肖更生、林俊睦分别宣读《关于表彰2023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优秀毕业生的决定》。
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张雅老师,轻工食品学院马路凯老师作为教师代表为毕业生们送上诚挚的祝福,希望同学们在未来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目标持续前进,在自己热爱的世界努力发光发亮,拥抱平凡,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农业与生物学院周琪同学、肖祥志同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朱乃豪同学分别作为研究生代表和本科生代表发言。他们分享了仲园求学期间拼搏进取的奋斗故事,展现了笃行不怠的积极态度与远大志向,表达了为祖国伟大复兴贡献“仲恺力量”的决心。

“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有我最珍惜的朋友。”毕业典礼前,大学生艺术团合唱队献唱《凤凰花开的路口》和《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赢得毕业生们的热烈唱和。

毕业典礼后,学校随即举行2023年学位授予仪式和拨穗礼。白云、海珠校区的2023届毕业生代表将在6月15—18日分批次参加神圣庄严的拨穗仪式。现场所见,毕业生们依次走上主席台,接受廖明校长拨穗。一次次亲切的握手,一声声温暖的“毕业快乐!”,一个个热情的拥抱,一帧帧同框的留影,定格下这一美好难忘且意义非凡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