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表率示范作用,激励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发挥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中共广东省教育厅党组表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其中,我校学生工作部党支部荣获“广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近年来,学生工作部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践行“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理念,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明确关键点,党的领导“一竿子到底”,全方位引领保障育人质量
学生工作部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学生工作发展,推进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同频共振。一是强化深学细悟,推动党史学习落地落细。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将规定动作细化为任务清单,构建起目标明确、职责明晰、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支部围绕“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举办学习交流研讨会,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二是创新学习方式,推动党史学习走深走实。印发《关于组织学生深入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见行动”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以常态化学习为基础、以专题教育学习为重点、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以党史学习品牌建设为载体,推动全校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面向全体辅导员开展“原原本本学党史”微党课活动,促进辅导员理论水平提升。三是强化学做结合,确保党史学习见行见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引导全体学工干部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广大师生所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进党建工作进社区。以党建为中心轴,推进党建进楼栋、进宿舍,促进社区与学院、教师与学生、线上与线下联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轴二进三联动”党建引领社区工作体系。以“一栋楼、一段故事、一种精神”脉络,以“建党百年”为主题,安装“习语金句”宣传画,打造党史百年文化长廊、党建文化公共空间,讲好楼栋背后的“仲恺精神”,激励学生时刻铭记“仲恺人”的身份,为传承红色基因而努力奋斗。

图1:学生驻足观看党史文化长廊
二、抓实着力点,队伍建设“一条心攻坚”,全员参与凝聚育人合力
始终坚持全员育人,使教育、管理、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全方位、立体化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一是选优配强,充实育人队伍。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令)1:200的配比要求,遵循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探索“专职+兼职”的辅导员队伍结构和“学院、年级、学科、团队”的多元化配置模式,选优配强辅导员队伍。2021年公开招聘辅导员20名,校内选聘兼职辅导员10名。二是加强培训,提升育人能力。制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培训方案》,完善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辅导员培训内容体系,推进辅导员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不断激发辅导员成长内生动力,争做“四有”好老师。2021年组织辅导员参加省级培训51人次,组织校级培训11次。三是搭建平台,发挥育人优势。积极搭建理论研究平台。开展学生工作研究项目申报工作,鼓励辅导员立足工作实践,聚焦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开展创新性研究,持续提高辅导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2021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辅导员专项)2项,广东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题5项。积极构建技能提升平台。开展校级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评选、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树立工作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出一批骨干辅导员及明星辅导员。其中,一线专职辅导员许鸿获得广东省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赛一等奖,实现我校在此赛事中成绩历史性的突破。

图2: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图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赛
三、找准落脚点,服务支持“一盘棋统筹”,全过程管理提升育人实效
学生工作部党支部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初心和使命,汇聚融通学校各方面各领域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积极构建“四大平台”,精准服务每一位学生。一是构筑资助育人平台,提升育人“温度”。坚持做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力度精准、资金发放精准“三精准”。本年度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2358万元,资助学生18405人次,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此外,组织开展“感恩 励志 成长”主题教育活动,“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二是构筑心理帮扶平台,延展服务“宽度”。构建由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康员“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形成网络化、系统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四早”心理危机预防体系。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抽查。创新建立“1+n”心理排查模式,即一位心理专职教师无缝对接几个学院和心理辅导员,建立一月一查、一人一策制度,及时排查重点关注的学生,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生命安全和维护了校园和谐稳定。三是构筑社区育人平台,深耕育人“深度”。从学生需求出发,通过改造存量、扩建增量等方式,设置3个公共空间、4个功能室、14层文化宣传走廊,学生活动空间显著增加。启动学生社区育人品牌创建活动,打造“辅导员开讲啦”“电影放映会”“社区歌会”“社区微展览”“毕业生离校两捐两卖一清理”等特色“微活动”,让学生足不出社区就能接受思想启迪、价值塑造。成立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推动学生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四是构筑就业指导平台,拓展育人“广度”。全年共举办校级招聘会16场,组织发动学生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主办的大型招聘会6场,积极指导二级学院举办行业、专业专场招聘会,全学年招聘活动累计向学生提供10万多个岗位需求,截止到12月31日,2021届本科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3.57%。组织各学院共对重点关注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重点帮扶学生100%就业。

图4:学校功能场室
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在全体支部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工作党支部各项工作全面开花,先后获评“广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先进高校武装部”“全国优秀易班工作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高校就业工作集体典型经验”三等奖等奖项。

图5:奖项荣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学生工作部党支部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以“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精神为指引,在保障育人质量、凝聚育人合力、提升育人实效上持续发力,使学生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同向同行、有机衔接、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