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仲恺教书育人典型人物系列报道是“寻找仲恺最美人物”系列作品,通过人物深度采访,采取图像插播、成果展示等形式,每2周推出一期,让您走近仲恺的教师,感受他们的风采。
张海英:
竭尽所能为学生搭好舞台
张海英,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贸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主任,2003年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任教,从事市场营销方面教学和研究。曾获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第二届全国会展大学生演讲比赛优秀指导老师、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多次获刘宇新教学质量优秀奖。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而已,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很高兴自己是一名教师,可以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引导他们向善,追求美好。更感恩自己是一名大学老师,能同那么多孩子在一起度过他们最为宝贵的大学时光,这是多么幸运!”
——张海英
90周年校庆,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校
精心策划 搭建实习平台
2014年,张海英到经贸学院会展专业担任系主任,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由于是新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实践平台更是尚未搭建或者完善。她深感责任重大,认为老师们在练内功的同时,必须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尤其是实践平台,因为她很认同教育家杜威“在做中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她带领会展系老师,通过承办大型会议、建各种优质实践实习基地、成立会展协会、组织各类比赛、开展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开展校企和院际协同培育项目、邀请企业家进课堂做实习指导等,让学生“在做中学”。
“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这种教育理念在她到我校任教不久就开始产生。当时有些学生参加毕业招聘会回来,与张海英聊天,很沮丧地说,不少企业在招聘时直接拒收二本学生,我们连敲门砖也没有。学生的这份委屈让她很心疼,早年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又让她理解企业的考虑。
讲座后,校企导师与会展协会成员
“面对这些学生,我没法心安理得,觉得自己有责任。可能因为我也是母亲,有很强的代入感,想着如果自己的孩子也遇到这种情况,会很难过。我就琢磨着自己能为学生们做些什么。2009年,我曾经很认真地思考人生的意义。那两年为评职称拼命写论文,评上副教授后却没有一点成就感,反而有些失落,觉得写了一堆论文又能为社会带来什么呢?人生苦短,一个人精力有限,如果能为众多的孩子们做点什么,为他们的人生带来一些那怕是很小的改变,那也是很有意义的。”张海英讲起当时的选择依然记忆犹新。
校企导师与顶岗实习的同学们座谈
张海英进一步想,如果我们的学生比一本的实操能力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就相对提高了。于是她下定决心搭建好会展的实践平台——成立会展协会。作为新专业的新协会,起步很难,张海英靠着一腔热血,逼着学生一起“折腾”,当学生质疑自己做事太理想主义时,张海英说:“只有想得美才能做得美,想都不敢想,还能干啥”;当学生害怕做错时,张海英鼓励他们:“你们大胆去干,有事,我顶着,要负责任的,我担着。”
2016年三院联合项目师生在学生作品前留影
张海英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学生眼中,她就是学生的坚强后盾。会展协会的助理郑晓圳,现在已经毕业工作了,一提起张老师就有聊不完的故事。他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办砸事,张老师都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包揽责任,竭尽全力顾我们周全,让我们免受非议,这是最让我感动的。例如会展策划大赛,从小想法到大动作,磕磕绊绊地度过难关,整晚聊电话商量流程,一下课就围着老师密谋方案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经过大家的努力,会展协会发展至今,在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16年三院联合项目师生合影
认真负责 让学生在做中学
2014年,经贸学院的领导抓住家具博览会需要大量实习生的机会,让同学们到第33届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顶岗实习。实习从3月份跨至4月份,前后2期,总共10天,最多的一天需要520人。由于是该专业第一次大型的顶岗实习,前面没有任何经验可循,而且实习的学生横跨两个校区,前后有四个专业总共17个班的学生参加,共3161人次,最多的一天要出动10辆大客车。庞大的实习队伍难于管理,工作繁杂,责任重大,这是一个苦差事。谁来当实习的带队老师呢?时任经贸学院副院长的周辉觉得张海英责任心强有又企业经验,就找到了张海英。张海英没有推辞,凭借着一股蛮劲儿,从早忙到晚:白天张海英既要上课,又要与企业沟通,晚上要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并且,特别担心学生的安全,简直是身心俱惫。幸亏她选拨了一些学生当助手,而且经贸学院的领导也很重视,教师、辅导员、教务员也都大力支持,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实习任务。
与毕业生的毕业照
回忆起这次带队实习,张海英说:“忙完了我就想好好地躺着不想动了,再也不干这种累死人的事了,真的是脱层皮。”但是,很快她就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过了不久,张海英又鼓起干劲,带着会展系师生相继承办了2014年广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南方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以及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2014年年会暨《南方农村》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因为她始终觉得,作为会展这种实践性强的专业,学生应该“在做中学”,不应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唯有搭建好实践实习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提学生的高竞争力。
挖掘自己 发展学生
会展专业的学生必须会做活动,这需要有“天马行空”般的创新思维,如何培养这种创新思维?张海英认为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就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要敢想敢做,要会玩,玩出不一样的花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叫做——折腾,她经常说,“会玩才会有明天”。她这种不怕麻烦的劲儿,被学生描述为“生命不息,折腾不已”。她认为:“大学生们应该趁着年轻多去尝试,不要怕失败,更不能怕折腾,应该通过折腾去挖掘自己、发展自己。”张海英的课很受欢迎,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她想了很多办法,锻炼他们:做课前的早间消费新闻、表演节目、角色扮演、成立模拟公司……课外也不放过他们:做人物采访视频、拍公关礼仪视频、拍广告、策划并实施公关活动等等。上课的时候,她要求学生把老师和同学当成同行,“你不是来上课,你是来谈业务的,这样才能够迅速转换角色。上《公共关系课》时要想象自己是公关人员,上《消费者行为学》便成为营销人员。”她也在课后让学生去做个人交友名片,鼓励他们去结识不同学院的新朋友从而学着与人交往、拓宽人脉。
美国旅游
她觉得:“大学里面,除了学习知识,还应该学会与人相处,结交一些朋友。在大学期间,结交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很有可能也是温暖你一生的人,对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将是很好的帮助。”
2013年学生毕业聚餐,我是班主任。班里有一对男女朋友,大家玩闹要他们一起敬我这位家长。
播散善意 传递美好
张海英很爱美,为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感动,她也曾经感受过很多很美好的人和事,尤其是在国外留学时发生的事情,对她影响至今。她曾为国外老师看论文检查语法与标点是否正确那种负责态度所动容;她曾被图书管理员因学生在图书馆丢伞而内疚甚至买伞送还学生的社会道德心所打动;她更曾被陌生路人在她雨天没伞、手无足措的时候特意送她回宿舍的热心所感动……张海英说:“这些美好的记忆,会洗涤人的灵魂,温暖人的内心。”张海英希望自己能播散善意,传递美好,她更希望自己的学生们也爱美,能去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创造美,因为这不仅仅能温暖别人,更能温暖自己。张海英说:“我鼓励学生爱美,人要把自己活成一道风景,尤其是女孩子,爱美的人才能有生活的激情,才能更热爱生命。”所以,张海英不仅自己平时课外练习微笑,经常找学生聊天,时刻提醒自己随和,也要学生学会微笑,去结识美好的人。因此张海英给学生的第一感觉就是亲切,学生们私下称她“海英姐姐”、“英姐姐”。张海英还带着学生边“折腾”一些活动,边给他们灌输美的意识: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过儿童节;每次上课前要学生讲一个笑话;组织会展专业的学生举办迎新暨中秋晚会、新旧生联谊会、毕业生送别活动,给他们出谋划策营造浪漫唯美的现场,让同学们感受仲园之美、大家庭般的温馨之美;还特意请礼仪专家来做讲座,告诉大家如何美。
论文指导小组“海英姐姐”组毕业合照(学生起的微信组名)
张海英除了鼓励学生爱美,还鼓励学生谈朋友,她认为“人的灵魂需要被另一个灵魂接受”,还告诉学生不要把谈朋友的含义弄得太狭隘,要把谈朋友看成是认识自己、认识异性、认识人性的一个好机会,因为大学四年,不仅仅要学会挖掘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更需要学会去找到能与自己心灵对话的另一半,找到能在人生路途上与自己同行的人。
学生的评价:
海英老师从大一的时候就开始教我们了,给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很有激情、负责、有创意。我们都很喜欢上她的课,因为她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会把课本知识和她自己的社会经验相结合,听起课来就不会枯燥。平时相处亦师亦友,很多同学亲切地称她为“海英姐姐”,很多时候也是很拼的一个人,中午常常忘记吃饭,我都会带早餐、午餐给她。
——谢鹏
张海英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敬业、热情、敢闯。张老师很敬业,无论在教学还是专业建设上,真是良师益友。张老师也很包容,积极接纳不同的想法,这也使得我在大学课堂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课堂上交流案例,课外交流协会建设,白云亭中围坐聊天,感觉和大姐姐一样,是很自然的样子。临近毕业,感谢老师的知遇之恩!
——郑晓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