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仲恺 >> 正文
媒体仲恺

欧洲时报:从仲恺农工学校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坚守何香凝办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7-10-11 11:25:56      作者:周睿璇   图片:   发稿排行榜 

时间:2017-10-09 07:09:42 来源:欧洲时报

http://www.oushinet.com/china/chinanews/20171009/274416.html

在广州有一所简称“仲恺”的本科高等学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它的前身是由何香凝一手创建的仲恺农工学校。何香凝任首任校长15年,并确定了“扶助农工”的办学理念,她提出的“不徒鹜高深学理,而注重实验”,培训具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才的目标,到今天仍为学校所传承,她的办学理念也是构成校园文化特质的重要资源。

1909年,廖仲恺、何香凝携女儿廖梦醒(前右一)、儿子廖承志(前左一)在东京留影。(图片来源:翻摄于何香凝美术馆)

支持工农运动

孙中山晚年提出“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廖仲恺是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头等功臣。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联合革命战线建立后,身兼国民党中央工人部长和农民部长的廖仲恺,非常注重唤起工农投身国民革命,“救农工即所以挽救中国”。他认为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挽救中国,就必须依靠占国民人数绝大多数的工农阶级才行。何香凝深刻了解丈夫扶助农工之心。

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和沙基惨案发生后,何香凝立即组织抢救伤员的工作,率贫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赶赴现场救伤。为了支持罢工斗争,何香凝组织慰劳会,向海内外募集捐款,派慰问队赴各个医院慰问伤者。她还以中央妇女部名义与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及广东女权运动同盟会一起创办了广州妇女救伤团,培训团员,承担起救伤的工作。

当时廖仲恺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兼工人部长。广州政府在他的主导下,决定援助香港工人回广州生活。有10余万工人离开香港,回到广州继续斗争,并担任罢工委员会顾问。为了支持罢工工人,何香凝开办了贫民医院以满足罢工女工和工人家属的需要,后来又在贫民医院对面开了一家女工合作社,缝制衣服、手袋、编织草鞋等,帮助解决罢工女工的生计问题。“何香凝的工作做得很具体,他们的努力和帮助为工人把罢工运动坚持下去创造了条件。”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馆长蔡瑞燕说。

继续廖仲恺未竟的事业

孙中山去世后,廖仲恺为捍卫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遗志而与国民党右派作斗争,1925年8月20日,他在广东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遇刺身亡。

在廖仲恺殉国一个月后,何香凝即联合詹似菊、邓青阳、郭威白等8人,一起向国民党中央呈交提案--要求在广州中山路旁拨出空地一处,建筑仲恺纪念公园,并在其内附设一所仲恺农工学校。1925年10月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17次会议一致讨论通过了何香凝等人提出的议案。但由于种种问题,纪念公园没有建成,何香凝暗自决定,就算仲恺纪念公园建不成,仲恺农工学校也一定要办成;如果政府不给钱公办,则自己筹款和卖画私办也要办成,为此还一度命其校名为私立仲恺农工学校。

“最直接的动机就是继承廖仲恺未竟的事业,纪念廖仲恺。廖仲恺遇害对她而言是晴天霹雳,她决定继续完成两人的共同的理想追求。”蔡瑞燕说。

最终,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指拨了广州河南石冲口一带的250亩土地,作为仲恺农工学校之校园及实验农场用地。这个校址西起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北临珠江,即今天的仲恺农业工业工程学院海珠校区所在地。

为创校辛苦奔走

从建校之初,何香凝就身体力行,为学校四处奔走。“她为学校筹措办校经费、规划校园设计、聘请名师等,废寝忘食地工作。”蔡瑞燕说。

何香凝为了募捐办学经费和处理重要校务,成立了仲恺农工学校董事会,校董会的成员包括政府及学界名人蒋介石、孙科、宋子文、许崇清等人。她还发挥自己联系广泛的优势,聘请到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有些是何香凝在日本留学期间认识的。”蔡瑞燕说。

在学校的学科设置上,鉴于廖仲恺生前“对我国蚕丝业落后尤为关心,时以提倡改良蚕种为念”,加上办学经费紧张只能先设一科,就决定“农工学校内容先设蚕桑一科,晚间则设工人补习班”,以期发展,能使“吾国蚕业前途不至落后,经济方面或可挽回,是纪念仲恺先生,亦即救国之道也”。

“廖仲恺生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主理财政。何香凝认为,廖仲恺生前最挂念的是复兴桑蚕业,这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但随着蚕种衰败,中国在与帝国主义竞争中处于落后的态势,改良蚕种、复兴桑蚕业被他认为是国家实业振兴的突破口。所以何香凝决定设立这个学科,这也寄托了对实现他们夫妇共同理想的愿望。”蔡瑞燕说。

经过一年左右的筹备,学校于1927年3月26日正式开学,校门向农工子弟敞开,免收学费,并发放伙食补助。首招学制为3年的两个蚕丝班、学制为1年的一个蚕丝实习班,共计新生98人,多数为工农子弟。但当时由于北伐战争顺利推进,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妇女部长的何香凝已随广州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北上武汉。因此正式开学时,何香凝特派女儿廖梦醒代表她,专程从武汉赶回广州出席学校的开学典礼。

1927年冬,回粤的何香凝召开学校筹委会,被推为仲恺农工学校校长直至1942年。担任校长期间,何香凝确定了“扶助农工”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不徒鹜高深学理,而注重实验”,以培养具有真实学识之实业人才的目标。蔡瑞燕认为,今天看来,何香凝当时的办学理念很清楚,既有仰望星空的情怀,也有脚踏实地的作风。

初创之际,由于经费不足,各项设备非常简陋。何香凝在1929年秋,携带自己的美术作品和友人支持的画件三百余幅,从上海经香港,再到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等地,为学校卖画募款共10万元,扩建了农工学校。“华侨捐款,何香凝就给捐款人送一幅画。1930年1月她寄给学校10万元,用于建造校舍和购置设备,其中建成了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蚕种冷藏库,建筑面积1197.6平方米,校内称为‘四合院’,1931年上半年完工,用于学校教学实习,同时开放给珠三角蚕农储存蚕种。”蔡瑞燕说。

仲恺农工学校经过二、三年的努力,1930年开始陆续培养出了杂交新蚕种系列。蚕种被命名为‘仲恺蚕种’。这种蚕种广受蚕丝界和蚕农的欢迎,后来推广到珠三角地区以至东南亚。“蔡瑞燕介绍道。截止1938年日寇占领广州前夕,办学十年间,学校蚕丝专业师生深入山区采摘野生桑叶养蚕,保育优良蚕种、培育杂交新品种,并在条件相当艰苦的情况下保存了各类优良蚕种100多个,为岭南蚕种研究和培育提供了丰富的蚕种资源。

承袭廖何夫妇的爱国精神

从仲恺农工学校到今天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校一直承袭廖何夫妇的爱国精神。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遭到日军的霸占、改造与破坏,被迫辗转多地,遗失了仲恺先生血衣及仲恺系列蚕种等重要物品,但仍坚持办学。1937年9月从学校原址迁移至佛山南海县,1938年8月迁至中山县南屏乡,1940年2月又迁至澳门,1940年9月则坐落韶关乐昌西乡桂花村,并在那些地方坚持办学长达3年9个月,度过了抗日战争时期最艰苦的岁月。

“那段时间招生不多,办学成果也有限。但在这群师生中有二百多个人奔赴抗日前线或者做其他与抗日有关的工作。这也和廖仲恺、何香凝夫妇的爱国精神一脉相承。”蔡瑞燕说。

1940年夏,广州日伪政府为粉饰太平,派人游说何香凝,企图让仲恺农工学校回广州原址办学,何香凝怒斥拒绝。“她宁愿流亡,也不愿意与卖国贼同流合污,这和她1928年辞去国民党党内职务时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蔡瑞燕表示。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学校于1946年1月重返广州,并于学校原址继续办学,此时的老校区校产破坏严重,百废待兴。在后来的六十多年中,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继承传统,又不断开拓创新。“学校依然坚持培养基层工农子弟,走出去的学生服务基层的意识和能力都很强。同时学校也勇于创新,比如学校现在研究的农用无人机的一些项目已经有的成熟应用,但这些项目依然是注重实践,为农工、为基层提供技术服务,而且具有岭南特色。”蔡瑞燕说。

截止到2017年3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1个(广东省仲恺动物繁殖调控机理院士工作站)、国家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1个。

1982年开馆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坐落于学院内,选址原仲恺农工学校办事处的旧址、一栋落成于1928年底的民国建筑。纪念馆陈列着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和廖家两代人的生平事迹。“它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特色校园文化的传统元素,为校园文化特质形成提供了文化因子和重要资源,也是学校校史的原点,这里有廖仲恺扶助农工的意志和情怀的体现,也留下了何香凝为创校而艰苦奔走的忙碌身影和清晰脚印。”蔡瑞燕说。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省教育厅: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一行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考察 下一条:省教育厅: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年思政课质量年学生座谈会召开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