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百千万工程”工作要求,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安排,深化产业帮扶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落地,8月18-19日,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玉娟率队赴东源县、兴宁市,参加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帮扶座谈会并开展产业调研。
18日仙塘镇座谈会上,徐玉娟介绍了学校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进展,并表示将以科技特派员团队为纽带,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赋能仙塘镇现代农业发展。肖更生建议特派员团队协助当地梳理一二三产发展现状,针对性开展帮扶工作,可分类开展培训,推动仙塘镇都市农业模式大力发展。

东源县县委书记秦卫民表示,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科研单位科技支撑下,东源县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期待未来持续深度合作,推动县域经济稳步发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周兆明全面介绍了帮扶工作思路与成效,提出以“经贸促进、科技赋能、高校助力”三位一体模式深入推进帮镇扶村工作,并重点汇报了鳌虾养殖、五指毛桃加工、太空莲种植三大产业的推进情况。
会后,徐玉娟一行实地考察了观塘村五指毛桃加工厂、吉窑鸡加工厂,调研生产线运行、企业发展与市场拓展情况。
19日,徐玉娟一行前往梅州兴宁市广东宝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考察交流,就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政-校-企”多元协同机制,强化产业链整体布局与人才梯队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与应用,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合作样板,为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