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仲恺人物 >> 正文
仲恺人物

李磊:把枯燥的课堂变成艺术空间

发布时间:2018-04-10 09:39:29      作者:策划统筹 曾献尼 采写 郭小娜 罗婉婷 周泓洽   图片:   发稿排行榜 

李磊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美国堪萨斯教育文化学院访问学者。从事英语教学与管理,英美文学研究,古典诗词翻译研究。出版教材8部,在核心期刊(CSSCI)和ISTP等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教育部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等项目共计13项。从事文学创作30年,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诗刊》、《星星》、《China Daily》、《长江文艺》等刊物发表诗歌300余首,出版评论专著《灵魂的投影,内心的独白》(光明日报出版社)及《风雪大别山》等诗集2部。

触动心灵 艺术课堂

“我们都很喜欢李老师的课,只要是李老师的课,我们从不缺课,很早就到教室等待。他治学严谨、教法灵活,在课堂上他用诙谐幽默而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我们,二十多年过去了,李老师的课依然让我们记忆犹新。” 李磊当年的学生童彦说道。

诙谐幽默、生动有趣、富有激情是大部分学生对李磊课堂的评价。李磊说:“课堂是传播心灵种子的地方,教室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更是能够引发学生共鸣,促使学生思考的艺术空间。固化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财富。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李磊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一个魔术师,把枯燥的教学任务变成艺术世界。他不敢说他自己完全做到了,但他一直在努力,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刚毕业的时候,李磊为备课花了很多时间,但是第一次上讲台依然很紧张,不知道该如何把握课堂。如今30多年过去了,李磊对于上课已经游刃有余,但是不变的是,依然要花很多时间来备课。他觉得一个老师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明白自己要教给学生什么,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在有限的课时中传授重要的知识点。外语课程中最为枯燥的语法,讲到主谓宾结构的时候,他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杜牧《清明》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他指出,这四句诗中,“清明”与“时节”跟“路上”与“行人”本来省去其中的一个,语义也很清晰,但是保留了就起到对偶的作用,也起到强调的作用,第三句,是省略了主语,只有最后一句是一个普通的主谓宾结构。分析完了,他说:“语言是经常变换的,拥有广泛的结构,才能让语言有力量,让每个句子有灵气。”他最喜欢的就是把知识点融在生动的文学例子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把知识掌握了。

有一次,李磊讲解“叙事”的概念,用文化维度理论分析《达维娜夫人》这部小说里的人物,阐述小说的主人公由于追求极致的完美,而如何使自己人生一步步从成功走向失败的过程。他说:“从来没有极致的完美。绝美很容易枯萎。”从他的讲述中,学生感受到了叙述的力量。李磊认为,课程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诱导出来的,诱导学生去读书,让学生开始去接触一些好的作品,开始有自己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从好的作品中得到滋养。

李磊在课堂上经常会用各种文学作品作为例子,古今中外、诗词歌赋小说,借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什么样的概念,可以用什么例子,对于已经有了30多年教龄的李磊来说,几乎是凭着直觉地信手拈来。他从不担心自己的课堂学生会逃课缺席,也从不点名,因为觉得浪费时间,不如给学生多讲一点故事呢。他给学生讲《夜色温柔》、《天堂的另一边》时,问学生:“这些书名使你们联想到什么?《夜色温柔》,让人想到一场很好的约会,让人想到佳人美景,对不对?但事实是,小说写的是主人公悲剧人生的开端。《天堂的另一边》写的是主人公从快乐有梦想到梦想破灭的过程。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听他的课,学生每每瞪大眼睛,看着生动演绎的李老师,没有人看手机也没有人瞌睡。李磊在给学生讲《佳丽妹妹》时指出小说中四个女人不同的命运,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揭示了整个人类自由的思想。这其实跟我们今天的生活和追求是一样的。”他说:“有代入感就会产生共鸣,有共鸣就有思考,有思考就有触动,有触动就会带来改变。这就是我想要的。”

真诚以待 尊重学生

在外国语学院,李磊不仅是担任多个课程的骨干教师,也是学院的院长。作为一名管理者,他也有与学生相处的心得。他说,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成长的空间,不要学生有一点小问题就以有色眼光来看待他们。他也不以成绩好坏来衡量学生,“在我的眼里,认真做事能够主动思考、用心感受的学生就都是好的,没有不好的学生。学生一开始做得不是很好,不要紧,他努力了就行了。我们要承认每个人的差别。”

对于某些老师眼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李磊也是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有一次,李磊去上课,有一个学生反问他:“老师你不认识我吗?”李磊很直接:“我为什么会认识你?你是谁?我第一次给你上课。”学生告诉李磊自己的名字,李磊问:“有什么特殊吗?好,你就坐第一排吧,帮我一个小忙,你下课帮我擦黑板哈。”其实当学生说出自己的名字的时候,李磊已经记起来,这是辅导员曾经提醒自己要特别留意的学生,说这个学生心理有点问题,经常逃课。但他选择了信任,对这位同学就如普通的学生那样对待。后来这个学生每节课都很认真地来上课,课间把黑板擦得很干净。交上来的论文写得不规范,李磊也直接告诉他,让他回去修改。学生很认真地按照李磊的要求完成了论文。辅导员觉得奇怪,说这个学生怎么这么听李老师的话。李磊说:“我没有为他做什么,我只是没有将他特别对待。该怎样就怎样,可能这样反而让他感觉到真诚和亲切。” 李磊觉得,面对任何学生都要从心理上平等对待,有时候过多的呵护和小心翼翼捧着的“爱”也是一种偏见。“试想,如果学生老是接到老师关怀的电话,问你今天开心不开心啊?有没有去看心理医生啊?会让学生感到有压力,觉得自己真的跟别的同学不一样。”

李磊觉得,教师在跟学生对话的时候,应该多用肯定的语言,而不是“你上课不要说话、不要吃东西、不要玩手机”等等这样否定的句子。李磊喜欢用“你行、你能干、你可以”这样的话来鼓励学生。他觉得一件事做得不好有很多原因,不一定是能力问题,更不能全盘否定。所以李磊会对那个帮他擦黑板的学生说:“你黑板擦得很干净,很好!”那个同学听了很开心。李磊认为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不应该先入为主,产生预设。“但是对待不同的学生的确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而所谓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有时候可能只是青春期内心有些浮躁、矛盾。其实,我们这些成年人有时候心理也难免很郁闷、很烦躁呢。教书是具有艺术性的,老师除了有责任感,还要会花心思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由内到外 塑造学生

“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超过一本坏书。”李磊说,“一个坏老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本书的影响是暂时的。坏书可以扔掉,但坏老师留下的影响却是扔不掉的。当代大学生的模仿性和代入感都很强,例如喜欢某个老师的课,渐渐地会模仿这个老师的行为,说话的方式、语气。老师不仅仅是传导知识者,也是一个形象的代言人。”老师要对学生有好的影响,要先从自身做起。李磊作为院长,对院里的老师以及学生的衣着、外表都有所要求,要穿戴整洁。他认为一个人的外表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内心的体现。

除了改变学生的外表,更多的是改变学生的内在。有些学生一直对学校、对自己缺乏自信。一次,李磊到某大学作讲座,发现在场的学生做笔记、提问都十分积极,回来后他就对自己的学生说:“人家进了985、211而你进了仲恺,这都不要紧,但是,你看看人家是怎样听课、怎样学习、怎样做笔记的,相比之下你们太懒惰了,如果你们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你们就只能一直在原地。”虽然话语直接,但是从中流露的 “爱之深则责之切”,让学生们感觉到老师的殷切期望,于是开始努力改变自己。

李磊与毕业生的合影

这三名同学分别考上了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生

作为一名教师,李磊坚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他也要求学生不迷信权威,不一味地接受,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有时候教材、参考书也会出现不准确的地方,他就让学生找出来,自己来修改。例如教材将“rock bottom price”翻译为“最低价”,李磊认为这并非是最好的翻译,因为没有把原文中的生动比喻保留下来,便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最后大家翻译出一个贴切并且生动形象的表达——“跳楼价”或者“大出血”。他说:“教学从来不是为了期末的考试,而是为了未来的生活。”

作为老师,经常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学生的犯错。李磊在这方面对学生很宽容。他觉得:“一个人不可能没有错,学生尚未成熟,在做决定时难免出现偏颇,在不触犯国法校规的前提下,偶尔出现小错误都是正常的。学生犯错其实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在错误中改变自己,在错误中学习,逐渐成长。”

李磊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课堂和影响来塑造学生的人格,他对学生提出六个“C”,即“confidence(自信)、change(改变)、community(交流)、culture(文化)、creative(创造)、cooperation(合作)” 他认为要塑造人格应该在心态上自信起来,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在学习必要知识的基础上,多与人交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然后进入社会学会与人合作。他觉得作为一个老师,如果多年以后,学生在遇到困难或者取得成就的时候,还能常常被他们记起,就是自己最大的满足了。

余尘是李磊1993年英语课的学生,课外他写了一些诗歌拿给李磊看,李磊认真地帮修改并逐一作了点评,也给了他很多鼓励。现在,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余尘已经成长为一名律师、诗人、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聊起李老师,余尘拿出当年李磊帮他修改诗歌的笔记本,翻开给我们看。这发黄的笔记本记录着李磊当年对一个文学青年的鼓励和关爱,而这份关爱和鼓励,也成为余尘一直前行的力量。我相信,这个笔记本,会一直被珍藏。

学生眼中的李磊

李老师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专业水平高,也很有文采和才华,我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他教《泛读》,不是简单地抠单词,而是从整体上教我们赏析英语文学作品,我们印象很深。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找他聊天和谈心,他像个兄长一样,教导我们怎么给自己树立目标,怎样打好基础,他承担着一个领路人的角色。

——余尘 (律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李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真诚、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除了教书,他也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经常深入到同学们当中,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及时帮我们解决问题,赢得了我们的信任,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童彦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在大学期间非常喜爱上李老师的课,他的课生动活泼,感情丰富,内涵深远,处处引导我们发散思维,多思多想,每节课都有跨学科的思维在里面,获益良多。李老师平时对待学生亲切温柔,耐心风趣,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林景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中小学英语教师)

李老师是一位善于观察学生并乐于与学生交流的老师,是一位让学生充满安全感的温厚师长。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难题,李老师都会热心帮助我们。我们与李老师相处是名副其实的亦师亦友,李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是从心灵上接近的,他给予我们真诚的关爱,让我们觉得李老师不仅是一位孜孜不倦为学生传递知识的老师,更是一位无微不至爱护学生的长辈。

——徐瑾(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主播)

“课堂是传播心灵种子的地方,教室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更是能够引发学生共鸣,促使学生思考的艺术空间。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李磊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张海英:竭尽所能为学生搭好舞台 下一条:蔡如:既师又友 从“如姐”到“蔡妈”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