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网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仲恺 >> 正文
媒体仲恺

南方+:乡村振兴之专家风采⑫|刘光华:有机稻米产业的未来要靠新农人

发布时间:2019-02-19 15:47:27      作者:南方+   图片:   发稿排行榜 

来源:南方+          时间:2019-02-18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2/18/c1927506.html?colID=6579&firstColID=6579&appversion=5100

 

乡村振兴,急需发展新动能,人才和科技更是重要支撑。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广东一直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前列。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这几年也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扎实的举措,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各专家团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广东农业领域树立起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很好的模板和借鉴。

为更好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南方农村报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特在 南方+乡村振兴频道开辟“仲恺专家风采”系列报道。

让我们一起走进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这些科技“牛人”,感受他们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用科技创新引领广东农业产业的故事。

【人物档案】

刘光华博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学、有机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植物保护及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为韶关市华实现代农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兴国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有机稻米标准化生产创新发展联盟副秘书长;中国农业推广学会高新技术委员会理事;广东绿色稻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关工委创新顾问团队专家;广东省“五位一体”项目专家。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推广奖5项、韶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8年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在韶关市华实现代农业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华实研究院”)成立一年之际,华实研究院入围了广东省2018年首批新型研发机构。“这是研究院的荣誉,能被定为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是对我们的肯定”,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刘光华的喜悦之情可谓溢于言表,“我看了,在农业领域,我们是唯一一家。”

作为中国首批从事有机水稻生产管理技术研究的学者,刘光华深耕有机稻米行业近20年,未改初衷,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能解决产业发展实际问题的研究;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刘光华以此为平台了解企业运作与市场实际应用问题,并牵线搭桥促成多项合作,建立了研究院。不管身份如何转变,他始终奋斗在有机稻米行业研究一线,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出自己的科研成功之路。

成为中国首批有机稻米研究学者

扶持建立广东首个有机稻米品牌

“我们是广东研究有机稻米的第一批学者,广东第一家有机稻米品牌也是我们扶持创建的”,1999年师从华南农业大学有机农业专家梁广文教授至今,作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的他从事有机稻米研究已有20年了。据刘光华介绍,在2002年的时候,由于农村发展需求,国家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专项计划,“说白了就是一亩土地到底能够赚多少钱,要选择亩产值较高的产业来走。”当时,研究方向是病虫害的刘光华等人正在从事生物防治研究,发现化学农药用多了,会使整个稻田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杀伤天敌的同时,害虫的发生却更猖獗了。因此,正思考水稻产业结构调整的刘光华等人,便认定水稻产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绿色、生态、有机方向,“其实当时生态学和环保概念已经很流行了,随着工业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人们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环保问题越来越多,大家也就有意识地偏向于购买营养健康无污染的农产品了。”

以国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和平台,刘光华等人于2001年-2003年研究生期间在江门市新会区扶持了广东第一个有机稻米的企业,并建立了广东第一个有机稻米品牌“葵乡牌”有机米。“当时有机稻米这个理念刚刚进入中国不久,国内还没有多少人开始做相关研究,我们目前也没有发现比我们(创建得)更早的有机稻米品牌”,刘光华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当时包括他在内的3个博士长期驻扎在新会300亩有机水稻基地进行研究试验,艰难地经历过台风、病虫害等种种农业问题的考验才有所得,“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在那片田里做的。”

“国内有机稻米产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刘光华列出了一串对比数据,“2016年,中国有机稻米的种植面积就达到27.6万公顷,2015年才15万公顷,短短一年就增长了84%,这个是跨越式发展了。”刘光华指出,有机稻米的种植和认证标准十分严格。和普通水稻相比,有机稻米对种植环境要求比较高,灌溉水、土壤和大气都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才能达到基本的种植条件;另外,有机稻米还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且需在国内拿到有机认证才能成为达标的有机稻米。“目前就广东而言,真正做得比较大的有机稻米产业大都是分布在环珠三角绿色产业带”,刘光华强调,有机稻米的种植环境是需要经过标准检测的,但凡有一项达不到要求,都无法通过认证,“哪怕在一些达标的农村地区,也需要有2-3年的转换期,也就是说这两三年种植出来的水稻还不能被认为有机产品,必须用两三年时间进行有机耕作,让土壤的有毒物质净化,最后通过认证,才能打上有机产品的标志。”

近几年来,国内加大了有机认证的监管力度,认证标准及流程更加严格和标准化,刘光华认为,市面上标记了有机认证标志和有机码(防伪码)的有机产品是可信的,“有机码是每枚认证标志的一个唯一编码,并具有仿伪性”。他指出,未来有机产品的市场可能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陌生人购买有机产品,依赖有机认证标志和有机码进行识别;另一条是熟人通过朋友圈购买,这种则多数依靠相互之间的信任来搭建市场。”

有资金有技术有文化

中国农业的未来靠新农人

作为中国首批从事有机稻米生产管理技术研究的学者,刘光华不仅见证了我国有机稻米的发展历程,还参与了有机稻米生产企业标准的制定。

“有机稻米产业就是要打造包括生产、加工在内的标准化产品,但是农业的标准化种植要因地制宜”,刘光华解释道,国家标准是需要宣传推广的,而因地制宜的企业标准是针对当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而制定的,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和完善。“比如说由于南方掌握了鸭稻共作技术并具有丰富的水资源等条件,能够比较容易实现鸭稻共作,但是在北方就有难度,必须采用其他种养模式,因此两者的生产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刘光华提到,跟国家标准相比,企业标准更加全面,更能解决地方问题,也更适合地方的应用,“国家标准重新修订的时候可能会采纳我们一些技术措施。”当前,刘光华等学者正与中国有机稻米生产创新联盟、中国水稻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在全国推广相关企业标准,并建立了几十个相关基地。

2015年,有机农业进入3.0时代,在吸收其他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基础上,开始大范围发展,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和包容合作。刘光华认为,目前有机稻米不管是理论还是生产上已经非常成熟,生产已经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了,而众所周知的有机农业两大瓶颈——有机稻米病虫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有机肥的生产与应用技术,在多年的实践中也基本上得到了解决,“真正的难题就是出现意外的突发事件,但这个我们也很难预测。”

“真正做农业是离不开商业的。”在刘光华看来,当前有机稻米产业存在的发展问题不在生产技术,而在品牌建设与营销策划,“我们现在的农业企业家大多都是干农业出身的,不懂商业。如果让他生产有机稻,他们可以生产得很好,但是如果让他们做品牌建设和营销策划,他们的系统性还是不够强。”结合当前有机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刘光华计划从两个方面出发进行下一步研究,一方面根据市场调研,打造具有市场潜力的精深加工产品,另一方面着重研究企业的品牌建设和营销,解决当前产业瓶颈问题,“以前我们研究以技术为主,注重解决有机稻米的技术问题,接下来我们以产业为主,注重解决整个产业的瓶颈问题。”

“未来农业会交到谁的手里,会如何发展?”研究农业多年,刘光华深知当前真正在农村种田的大多都是留守老人,没太多文化,也缺管理技术,“光靠他们,农业很难取得创新发展”,为此,刘光华曾也十分担忧。但如今,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出现了一批新的接班人——新农人。刘光华认为,中国农业的未来就靠这批新农人了,“现在很多新农人是以前在城市读书、打工或经商赚了钱回乡创业的,他们有资金、有文化、有见识,还有管理水平,也愿意做绿色、生态、有机的农产品,他们才是我们农业的真正希望”。

科研要与市场接轨

真正解决市场应用问题

“坚持真的很重要,当你确认这个产业是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去做好这件事”,刘光华相信,没有任何事情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是一帆风顺的事,就不要去做了,因为如果任何人都能做好这件事,企业去做就没有价值了。在有机稻米产业深耕20年,刘光华对全产业链建设下的匠人精神有着独特的见解——作为匠人,不仅要坚持,还要有智慧,有求知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在有机稻米种植过程中,会涉及到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等问题,碰到这些新问题要想办法去解决”,刘光华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分析,认为匠人精神应该有更多的延伸意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能在一个方向有长处,要加强合作,用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

作为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刘光华一直致力于向农业从事者输出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以此搭建合作平台,构建良好的有机稻米发展系统。2009年,时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的刘光华,作为韶关市引进的第一批企业科技特派员,入驻正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广东金友集团。企业科技特派员这个使命,为刘光华打开了与韶关市深度合作的大门。

进驻广东金友集团,让刘光华愈发意识到,发展有机稻米,单靠自己做技术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凝结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各方力量,协同合作。为此,刘光华与韶关市当地政府、企业等合作成立了华实研究院,“这个研究院并不是刻意去建立的,而是工作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

虽然华实研究院是2017年才注册成立,但可以说,这个研究院自2009年刘光华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被派到金友集团便开始打基础了。华实研究院的人员和资源配备早已存在,注册成立不过是搭建了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房子而已。“华实研究院的成立,是先有工作,再有研究院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刘光华提到,华实研究院成立以后,很快就与韶关、粤北地区等5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一般新建的研究院是没办法完成这么多工作量的,但我们驻扎企业多年,了解产业发展前沿的切实所需,早就跑在前头了。”

科研成果常常面临无法落地,最终沦为“抽屉成果”的尴尬局面。但刘光华从来不担心,因为他做的研究一直以市场为导向,自给自足,自我生存,不依赖政府拨款。“从我的角度看,不管是成立研究院,还是建立智库,我们希望得到的并不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项目资金,而是服务产品是否值得市场推广,能否得到市场认可”,这是刘光华对自己能力的考察,是他从事科研的“生存之道”,也是说出“我不能靠项目资金生存”这句话的底气。“这其实也是倒逼你去解决市场和企业的问题,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研究,而不是远离市场的研究”,刘光华说道。

“科研成果与市场脱节存在研究经费导向、评价体系、推广体系等三大方面原因”。刘光华分析,一是科研经费的趋向性与企业有所脱节,“做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经费比较容易拿到,但真正能解决市场应用问题的研究,目前好像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能拿到专项资金的渠道”;二是国家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中对论文的重视度比应用更高,导致大家都去做容易发表高级论文的研究,而非与市场应用相关的研究;三是推广体系建设不完善,“推广体系存在的障碍就是谁来挖掘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对于大部分老师或科研工作者而言,做研究容易,但与企业对接难、推广难,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手上握有较好的研究成果,却无法转化。

“从研究成果到企业应用,我估计可能不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能还有‘十万八千里’”,刘光华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则科技工作者要转变观念,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研究;二则要给科技工作者“松绑”,不能困在实验室或者高校中,要真正去到企业、一线和基地中去,“只有当你真正进入市场,才能发现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它”;三则需要有推广部门经常去推广相关技术,让科研成果通过推广得到落地。

【策划】曾献尼 胡念飞 龚慧枫

【执行统筹】喻淑琴 郭小娜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思敏 实习生 陈秀萍 范思婷

【视频剪辑】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陈薇

编辑 樊静东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上一条:省教育厅: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下一条:南方日报:广梅对口帮扶:在为大湾区提供生态产品中脱贫奔康


关闭

粤ICP备05008893号 Copyright ©2008 中国·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邮编:510225 Tel:+8620-89003114